r>
    太上皇看着皇上挥斥方遒,一步步试探着收拢权利。太上皇也是保持沉默。基本上没有反应,持默认的态度。

    大概是太上皇也知道自己没几年好活了。现在对皇上好一点,死后还能让皇上给他个好一点的谥号。

    太上皇可能就是这么想的,这个时代的人都很在乎谥号,上至帝皇,下到大臣,死后都很在乎谥号。据说是死后会到另一方世界生活。

    而谥号关系到他们死后在另一方世界所享受的香火的多寡。

    皇上也是个能人,自己的江山能不用心治理吗?于是,开始腾出手来,先从勋贵家族开始治理。

    大多勋贵家族早就腐朽不堪,开国这么多年,与国同休。享受荣华富贵,渐渐地不思进取,能不堕落吗?

    对付勋贵家族,皇上还是采取了拉打结合的方针,可见皇上的慎重。就像以前一样,拉王子腾来打击荣宁二府的军中势力。现在的勋贵绝大多数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朝中其它派别也是乐意看到的,大郑朝的资源就这么多,蛋糕就这么大,这么多人分,谁都愿意看到分蛋糕的人变少。只要自己不被扫地出门就行。

    皇上这一手虽说也是略有成效。但也是不尽人意。本身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增强军事力量,由于根子还在吏治腐败上,所以换汤不换药。

    有些成效,也就是把一些个彻底无能堕落的勋贵换成了自己信得过的人。但军队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现在的皇上还是谨小慎微,太上皇还在呢,一切都先放一放。还是屁股下的位置最重要,再说吏治是这么好整治的?于是,朝中又回到了原先的状态。

    此时正在李守中书房中,与恩师讨论时局的李淼突然冒出一句,“老师如果我想去山东做这个青州知州有希望吗?”

    李守中被李淼突然冒出来的这一句也是一愣。在李守中看来自己的这个关门弟子,前途远在自己之上。

    现在李淼在朝中虽然没有大展身手的机会,朝局如此,连李守中不也是在熬吗?但只要慢慢熬,李淼在翰林院内呆个三年五载,前程似锦啊。

    李淼现在什么也不用做,有了资历再去各部,在翰林院待着也行,早晚仕途上会超过自己这个恩师的。

    再说李淼才十八岁,而且对朝局的判断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