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的判断已经忽然开朗。

    李淼其实还是靠后世了解的大势。他后世是理科生,喜欢逻辑思维。你说他现在所以有了,也就是知道了结果。在李守中面前只是找因为。这很好找,有了方向举几个事例就行了。

    有时看着李守中欣赏的目光,李淼真的很不好意思。心说恩师我是假货。但这段时间他从李守中身上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实实在在的比做十数年的官都强。

    李守中数十年的为官之道,被他学了七七八八。还有获悉一些鲜为人知的朝中秘密。

    “老师,我所以认为,当今的朝局不会有、也不可能有大的变动”。李守中现在也已经彻底接受了李淼的观点。

    像李守中所述,李淼就是老天爷赏他吃朝局饭的,他对朝局有着特有的敏感性,只要不瞎整,基本上不会吃大亏,

    而现在对朝局的把控。李淼这个品级的官没有大用。但对李守中这个级别的官来说。就十分重要了。

    与其便宜别人。还不如便宜自己的恩师,便宜老丈人了。在与李守中谈话时,李淼也能感觉到李守中身上很强的官威。

    于是第一次试着释放一些道韵,有效,感觉压力减轻了不少。然后再加大道韵输出,直至抵挡住了官威。李守中还是毫不知觉。

    看来玻璃球遮掩住了道韵。既然敢拿李守中试验,就是李守中发现了也能搪塞一二。毕竟是自己的老师吗?

    看来道韵有抵挡官威的作用,释放的道韵玻璃球也能遮掩。李淼欣喜若狂,虽然他以后也不会轻易使用。但关键时候可以大用啊。

    不知对皇上的龙威有没有效果呢?就是有李淼也不敢使用啊。毕竟皇上身边就没有高人吗?李淼发现自己还是想太多了。我还在成长,现在还是不用想太多。

    现在随着家中藏书量的剧增,小总管李十最近是手忙脚乱,幸好家中有秋生帮忙,李十这才安心读书,李淼最先把科举类书籍默写完毕,接下来的医书也整理出一本,

    其他类型的书籍李淼也只能是东一段西一段,特别是船舶类、航海类书籍李淼开始重点默写。汪永贵在青州州还等着呢?

    冶金类、火药之类的等等,只能是记在脑中,要是写出来被人发现,那可不得了的大事。

    有谁知道李淼有这个能耐,否则翰林院不早就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