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随着机关青龙的陨落,蓟城上下彻底失去了最后可以维持战斗下去的信念。

    随着一缕阳光划破天空的乌云,压抑的蓟城似乎迎来了希望,只是,那希望到底是谁的希望,却又很难说了。

    燕王宫的宫墙之上,杨明看着城中穿梭的秦军,目光之中无悲无喜,燕山以南之地,已不为燕国所有了。

    秦王政十六年九月中,秋高气爽,天空的阳光只是彻底荡去了燕地最后的一丝阴云。

    秦国,咸阳,从赵国返回后的秦王政再次陷入到单调到只有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奏章,乏味到只有他自己都懒得去数的后宫。

    “看来赵地的事情算是稳了,既定的策略并无问题,现在看的就是燕地到底能够提供多少资源了,不过燕国八百年的积累,再加上几十年前发的那笔横财,应该是足够的。”秦王政放下一卷竹简道。

    这卷竹简来自赵都的昌平君,以工代赈的策略在赵地推行的十分顺利,在生存都是问题的情况下,是秦国给了曾经的赵人生路,他们哪还有更多的心思去考虑其它的事情。

    其实赵地的百姓对于统治者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活下去,只要能够养得了父亲,娶得起妻,生得起来子,哪怕是苦点,他们也不会生出什么反抗的心思。

    秦王政思索着,对于攻灭六国之后的大业更加有信心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一条自认为可行的道路。

    “不过,现在已经是九月份,等进入十月,燕地的气候就要变了,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拿下燕国的精华所在,应该会有些困难吧?”秦王政自语着,身为已经统治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国家的王,秦王政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很多,虽然赵地的灾情已经让他放下心来,但却又操心起燕国的事情了。

    “大王,捷报,捷报。”在秦王政的沉吟中,赵高捧着一卷竹简从殿外匆匆忙忙地跑进了大殿,脸上的喜色毫不掩饰。

    若是在平时,赵高自然不敢如此失仪,秦王政可不仅仅只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他对身边的人要求同样严格。

    但这一次,赵高却偏偏如此做了,因为他相信,当自己向秦王政奉上手中的竹简时,秦王政绝对不会怪罪他,毕竟,没有什么事是比这道竹简更重要的。

    “大呼小叫,成何体统。”看着奔进大殿的赵高,秦王政训斥道,但在其眼中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