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当秦军在濮水与济水间的魏国平原之上驰骋纵横之时,来自大梁的王令终于出现在帝丘城城下的魏军军营。

    “回兵?”魏庸看着手中的王令,再看到自魏先王驾崩后就蓄起胡须的龙阳君,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卫国已经不可救,眼下保住我魏国北境才是重中之重。”龙阳君道。

    “只怕秦军不会那么容易让我们回军啊。”魏庸长叹道。

    “若是等秦军回援,司空更是凶多吉少。”龙阳君道。

    “我知道了,不过,眼下大军猛攻帝丘城已经大半个月了,帝丘城的秦军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了,若是能够一鼓作气,不见得就攻不下帝丘城,只要能够攻下帝丘城,挟大胜之势,无论是回援,还是别的,我军都有很大的主动性,眼下退军,实在是前途难知啊。”魏庸还想再挣扎一下。

    若是退军,那他这一次就是真正的损兵折将而无功而返了,这让他的权臣之路,还怎么走下去。

    “司空如何确定秦军坚持不下去了?”龙阳君问道。

    “城中缺粮,我有内应传递消息,城中自那杨明而下,无论是士卒百姓,还是往日中的权贵,城中上下,无论是什么人,都要排队领取粮食了,帝丘城中的夏粮往年来都是在收获后,第一时间送往大梁,城中不可能有足有的粮食。”魏庸鉴定地说道。

    卫国作为魏国的附庸,可不是说说的,钱粮这样的战略物资,卫国可留不下多少。

    “几日?”龙阳君沉吟少许道。

    他也知道魏庸说的有道理,所谓为了魏国,他可以在不违抗王令的情况下,稍作通融。

    “三日,只需三日,三日之后,无论能不能攻下帝丘城,我都会撤军。”魏庸坚定道。

    “好,那就三天。”龙阳军道。

    正如魏庸所说的那般,帝丘城中却是已经按人口分配粮食了,这些年来,魏国虽然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彻底将卫国占领,但得失之间的事情,本就是变化无常。

    魏国虽然不能直接将卫国吞下,但附属国的形式,反而可以让魏国可以更加肆意的盘剥卫国,反正有卫君在前面承担来自卫国百姓的不满,魏国只需要闷声发大财就可以了。

    因此,哪怕帝丘城作为大河两岸的大城,人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