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第一百七十章 皇权不下乡?我成立舍区深入基层!(3/10)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恐怕不能战胜这些敌人,反而要被敌人吃掉。

    就这个问题,朱元璋跟刘伯温、李善长这些谋士彻夜畅谈,探讨、商议。

    随后,朱元璋意识到一点。

    眼下的时期,地主阶级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一股力量!

    朱元璋了解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开始有意识的转变自己的立场。

    逐渐从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起义军领袖,变成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军阀。

    朱元璋重新给自己定位,开始向地主妥协了。

    但这也正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立即宣布:“旧政有不便者,吾为汝除之。”

    也不说重开大宋之天了,只强调改正元朝的苛政。

    这是朱元璋从改革派变成改良派的讯号。

    南京是一个转折点,从这里开始。

    朱元璋抓住了元末时期的主要矛盾:地主要保有自己的地位不变动,农民不奢求过多,只想过安定的生活。

    朱元璋从前主要的团结对象是农民,现在改成了地主附带农民。

    这就是朱元璋的厉害之处,他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看到了全局的面貌,找到了取胜的方法。

    在军队建设上选“富民子弟充宿卫,名曰御中军”。

    此外,朱元璋还大量吸收地主充实自己的队伍。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农民革命的旗帜,但他却继续利用红巾军的名头来吸引团结农民,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每攻陷一地,朱元璋必定会拉拢当地的乡绅、儒士、贤人,朱元璋尤其重视读书人,顺从也好强迫也好,这是朱元璋的宗旨。

    得到了地主的支持,粮食、钱财、兵卒,这些东西都有了!

    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明确自己真正的敌人,建立统一战线,这才是取胜的王道!

    所以,朱元璋走到了最后,笑到了最后。

    击败了所有阻碍他的敌人。

    朱元璋深刻认识到,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地主汇聚起来的力量有多么庞大,自己根本无法根除,甚至需要仰仗这些人。

    即便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