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也出不了大乱子。

  关键是边境,作为七卿之一,有陈镒亲自出巡边境,再骄矜的边将,也能打的服服帖帖。

  但是……

  “京师粮草督运,还是重中之重,不可轻忽,再则,都察院如今还要协同大理寺,审理王振一案,陈总宪责任重大,还是不宜擅离京师。”

  陈循微微有些诧异,他的确没料到这位郕王殿下会拒绝。

  要知道,但凡领导过大规模进谏的大臣,被外放打压一段时间,基本已经是朝臣当中公开的潜规则了。

  一则,这是为了全敢言直谏,被贬出京的好名声,二则,这也是为了维护皇权的体统。

  毕竟大规模的犯颜直谏,是冒犯皇权的,若一点惩罚都不受,也说不过去。

  前几日的大朝会上,陈镒虽然是迫于形势,半推半就的带着群臣进谏,但是到底算是这些年来,情势最激烈的一次进谏,受些打压,本应是分所应当之事。

  所以陈循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让陈镒出京。

  出京巡视,看似是好事,但是现在这个局面,既危险不说,还容易得罪人。

  到了陈镒这等地步,这种事情办好了是分内之事,办不好就是一定是一顶大帽子扣下来,算得上是惩罚他前番的逼谏之事。

  但是陈循却没想到,郕王会拒绝。

  想了想,只能归于郕王刚刚稳住地位,想要笼络人心,怕被人议论打压谏臣,于是继续道。

  “殿下所言亦有道理,若此策不可,那便只能自京中大臣当中择一人,授右都御史衔,出巡各边。”

  这个就算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了。

  右都御史和左都御史理论上平级,都是都察院的掌事官,既然陈镒抽不开身,那就只能另外提拔一个人上来,虽然威望可能略有不足,但是也大略也是能够镇得住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道:“这倒是可以,不过京中大臣,如今可提拔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人,恐一时也难有人选,不如自外调如何?”

  右都御史通常情况下,是外出巡视的最高风宪官,虽然不是坐堂官,但是也是位高权重之辈,再进一步便是七卿,自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授官的。

  至于陈镒,前世的时候,朱祁钰的确将他派出去了,不为别的,正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