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借彭氏一族之力。

  既为改姓,也是看中了彭氏一族在科举考试上的多年经验积淀。

  于是,他便拉下老脸,对彭华执弟子之礼,甚至于,还正经八百的行了拜师礼。

  随后,以师命难违为借口,顺顺利利的改回了周姓,又想法子在彭氏的族学里头研习了大量的会试技巧,终于在四年之后,第九次会试当中,顺利考中了进士。

  所以,说彭华是周鉴的授业恩师有水分,但是,师徒的名分是实打实的,而且,周鉴的确借了彭氏多年的积淀,否则,他还真不一定能够顺利步入仕途。

  这些内情,朝中众人并不知晓,但是其实,要是知晓了,只怕对周鉴的怀疑会更深。

  毕竟,彭时和周鉴虽然年龄差距不小,不可能教他什么,但是,彭氏对周鉴的恩德,是实实在在的。

  谁说得准,为了报恩,周鉴会不会做些什么呢……

  其实,前世的时候,彭华在乡试中被周鉴点为亚元,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真正让他们的关系被朝中所知的,是后来彭华在会试当中一鸣惊人,以会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殿试,夺得了当届的会元,这才让他们的关系被人扒了出来。

  但是,那个时候,他们的关系反而成了正面典型。

  毕竟,周鉴就算能摆弄乡试,但是礼部主持的会试,他是决然干预不了的,所以,彭华能在会试当中取得第一,足以证明他的乡试亚元名副其实。

  如此一来,彭华是周鉴的授业恩师,周鉴是彭华的座师,二位互为师徒,一时成为美谈。

  但是,如今的彭华,毕竟还没有来得及参加会试!

  因此,周鉴哪怕此刻心中坦荡,也挡不住其他人的质疑。

  一时之间,朝臣们望着周鉴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暧昧不清,与此同时,好几个和周鉴一样想要站出来的言官,也迟疑了起来。

  虽然说周鉴和彭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刻意隐瞒,但是,这种小细节,天子都能清清楚楚,那么,对于他们,天子又该知道多少呢?

  官场是个大染缸,谁又敢拍着胸脯上,自己一辈子没有干过一件不合规矩的事情呢?

  质疑天子没什么,这是科道官员的本分。

  但是,要是被天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揭出来,在朝堂之上,小错也可能变成大错。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