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那个时候……”

  似是想起了什么,胡濙叹了口气,道。

  “岷王爷当初,也是被太宗皇帝收拾过好几回,比之前,可收敛的多了。”

  舒良暗暗咋舌,这还算收敛?

  就在这城门口,当众质问一位七卿重臣。

  从头到尾,让在场的一帮官员要么鞠着躬,要么跪在地上答话。

  这叫收敛?

  就这还是被太宗皇帝收拾了好几回?

  舒良心中暗叹一声。

  他可真为太祖朝的老大人们感到悲哀……

  胡濙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嘴角也是扯起一丝不明意味的笑容,道。

  “皇明祖训?”

  “那里头还写着,诸王逾五十便不得在入觐京师,要是真按着皇明祖训,这位岷王爷,早该打道回府了。”

  作为太祖皇帝对宗室的训诫条文,皇明祖训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着相当强大的效力。

  当然,主要是指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

  这本典籍里,详细的规定了宗室的待遇,行为规范,权力义务等各个方面。

  出于太祖皇帝他老人家对自家人护短的性格,这本皇明祖训当中,基本上全都是对各宗室藩王有利的条文。

  虽然也透着一小部分对藩王的防范,但是总体来说,太祖皇帝还是信任自家人的。

  譬如说,皇明祖训里有一条清楚明白的写着,凡诸王居边者,无警则依期来朝;有警则从便,不拘朝期。

  还有一条写着,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当初太宗皇帝,就是凭着这两条,捧着皇明祖训起兵的。

  前者给了藩王,尤其是边境藩王随时入京的权力,只要确认“有警”,后者则给了藩王统兵入京的权力,只要“朝无正臣,内有奸恶”。

  那句大名鼎鼎的清君侧,就出自太宗皇帝起兵誓师之时的训话,他老人家的原话是……

  祖训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

  虽然修改了那么几个字,但是大致意思一样就行,反正兵士们也分不清楚。

  可以说,这些条文,给了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