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奔赴草原,翻云覆雨,其智其勇令人惊叹,如此青年才俊,国之栋梁,本官也想早些见见,难不成,杨侯这么宝贝这个儿子,竟不愿让吾等见之?”

  这番话带着几分揶揄之色,让杨洪脸上的苦笑之意更浓,他当然知道金廉此来的用意,或者说,这也是他此来的用意。

  杨杰从大同奉旨而来,走的自然是安全的路线,所以,杨洪原不必如此大动干戈,惊动全城的人出来迎接。

  但是,他还是这么做了,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威慑!

  近段时间以来,和鞑靼各部的谈判颇不顺利,对方提出了诸多条件,可是在谈判之后,也大都愿意让步,然而,唯独在杨杰的事情上,他们却咬死了不肯松口。

  这一点,让杨洪十分头疼。

  而且,更重要的是,负责谈判的是金廉,并不是他,虽然说,他手中握着大军,但是,金廉的手中,有王命旗牌。

  所以,杨洪并不能真正影响到谈判的进程。

  随着杨杰即将到达宣府的消息传开,那帮使者更是上蹿下跳,叫嚣之极,让杨洪隐隐有所担忧。

  正因于此,他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出迎杨杰,其用意不外乎是在向所有明里暗里的势力宣告。

  这宣府城,还有他杨洪在,别想打他儿子的主意!

  应该说,陶瑾过来,并不让人意外,虽然说杨洪没有叫他,但是这位陶副总兵,向来是个面团性子,不好出头,更不好得罪人。

  杨洪作为宣府总兵,虽然他说前来迎接是私人行为,但是,仔细想想就明白,现在的宣府城中,一个总兵两个副总兵,杨洪这个总兵和杨信这个副总兵都来了,他不来,在底下那帮官军的眼中,很容易会被当成对杨洪重新出任宣府总兵心怀不满。

  所以,出于谨慎,陶瑾过来很正常。

  但是,就像杨洪所说的,似是这种迎接的行为,通常用于下对上,杨杰哪怕是得了天子褒奖,可是论身份论地位,和金廉,乃至是和耿九畴,都相差甚远。

  这两个人,又不像陶瑾一样身在军中,身不由己,他们能来,是真真正正的出乎了杨洪的意料。

  看着金廉笑吟吟的样子,杨洪叹了口气,踌躇片刻,还是郑重的对金廉抱拳行礼,道。

  “那就,多谢金总督了!”

  不论金廉此来,到底是作何想法,但是,他既然来了,那就代表着态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