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岁数大的观众对什么撕名牌、指压板或许会感兴趣,但肯定更愿意看一群可爱小孩子的日常。

  同时在东亚文化里,看孩子一般是以母亲为主,父亲的责任是赚钱养家。

  现在让爸爸们来看孩子,看到“笨拙”的大老爷们照顾儿子,形成一种有趣的反差,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利器。

  并且节目里透露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等方面,从立意和格局上要大于《奔跑吧》,更赢得主流媒体的青睐。

  当然,《奔跑吧》也有自己的正能量主题,比如传播快乐,提倡奔跑健身,以及宣传当地景点巴拉巴拉。

  只是,这些《爸爸去哪儿》也能做,所以就不是那么显眼了。

  这是题材劣势,同时也是题材优势。

  《爸爸去哪儿》亲子类题材可以做文章,但也容易被人家做文章。

  最关键的就是,小孩子是否合适出现在这种综艺节目,他们是否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有没有诱导的嫌疑,甚至更诛心的是,孩子们会不会沦为父母和节目组的赚钱工具,以此来盈利搏名。

  《爸爸去哪儿》后来为啥销声匿迹,一些类似的综艺童星越来越少,甚至直播都不允许出现儿童身影,都和这些争议讨论有关。

  从这个角度来说,《爸爸去哪儿》是存在重大弱点的。

  有些人或许觉得不应该上纲上线,但世界上永远不缺道德帝,而且从一些角度上来说,这些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

  现在节目刚刚播出,大家正处于新鲜感,还没有想到这些,等到后面影响力越来越大,乃至涉及到一些经济方面,就自然会被带起节奏。

  相比之下,《奔跑吧》这种综艺,或许没有更着眼的正能量主题,但也没有什么能被带节奏的把柄。

  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这话有些夸张,但明显比《爸爸去哪儿》强多了,乃至那边一旦被带节奏,《奔跑吧》就可以凸显出来。

  原本按照魏阳的意思,他是琢磨在背后推波助澜,踩一踩竞争对手的。

  不过现在由于打算借鉴《爸爸去哪儿》,某种程度上大家利益一致,魏老板便不再打算下黑手,省得玩大了,自己分不了羹。

  《爸爸去哪儿》比魏阳想的成绩还要好,指望自己拉垮的可能性就不高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