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才出道多少年。

  甭管赵苯山赢了输了,两人能放在一起拼收入,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别人或在体制,或重心放在电影,可以不在意魏阳,赵苯山才不会小看这个年轻人。

  “这偶像剧就这么赚钱吗?”

  老赵有些眼馋,他的戏不缺买家,但基本上以央视、东三省电视台为主,然后是北方电视台。

  赚钱是肯定的,但市场受众原因,下限很高,但上限的天花板也很难突破,赵苯山全国各地开大舞台,甚至涉足电影市场,其实也是在拓宽业务,想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小魏,你是编剧的行家,你给说说,我们本山传媒除了农村和喜剧题材,能不能拍点别的,你们那个偶像剧我们能来吗?”

  “这个……”

  魏阳恍惚又看到宋小保和黄圣衣饰演情侣的画面,忍不住打了个机灵。

  “赵老师,我觉得你们可以试试现实题材,讲述东北时代变迁的故事,像是《马大帅》那种风格。”

  “这个风格可不好拍啊。”

  赵苯山苦笑,在他的众多作品里,《马大帅》毫无疑问是神作,你要说他没有想仿拍肯定是不现实的。

  但最终没有成功,原因很多,一个发展多元化,不能像以前那样把所有精兵良将聚在一起,另一方面,同一些演员和创作团队分道扬镳,新人扛不起来。

  还有就是这种现实题材确实雷点太多,容易犯忌讳不说。而且还可能卖不上价,费力不讨好。

  《马大帅》要不是他和范韦撑着,也绝对火不到现在这个程度。

  这个事真的很难办,成也赵家班,败也赵家班,赵苯山和他这帮徒弟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不是说转型就转型的。

  魏阳和赵苯山聊了半天,也没有提出什么有用处的意见,不过双方倒是因为互相牵线平台渠道谈的很热闹。

  赵苯山牵线,帮着蓝鲸鱼多认识一些东北的电视台和品牌,魏阳也表示可以给赵苯山介绍一下南方这边合适的金主和合作方。

  双方同行,市场却并不一致,业务没有什么冲突,正好可以形成一定的资源互补。

  魏老板挺高兴,京圈、港圈不好凑热闹,东北圈撬开一个口子也不错。

  赵苯山也很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