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113.张元林成为研发车间话事人,建立五个项目小组狂推进度(求全订)(2/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以后,一个个都憋着怒气,作为领导当众打骂人不可取,但他们有权利对某些人的职位和岗位做出调整。

  最后,由杨厂长出面,脸色阴沉的宣布了这六人的结局。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给我去隔壁试验车间当操作工,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回到研发车间!”

  那六名工程师一愣,一个个欲哭无泪,表情像是吃了屎一样的难看,同时心里也后悔不已,想着自己为啥非得去针对一个机修工呢?

  现在好了,不仅和距离自己最近的荣誉失之交臂,还被强行降职降级降薪,然后去的还是只比锻造车间略好一些的试验车间!

  听着杨厂长的宣布,又看了一眼这六人仿佛死了爹娘一样的悲痛神情,张元林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心里直呼痛快。

  哎呀,这下子舒服了!

  各位,恭喜你们如愿以偿了呀,以后终于不用再看到我喽!

  张元林知道试验车间是什么情况,因为他曾经也来过试验车间修理设备。

  按理说隔壁就是工程师聚集地,找他们修也行,张元林还找机会问过试验车间的操作工人,得到的回应都是工程师们太忙了,都没时间。

  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工程师们是忙,是要各自负责相关的项目,但搞研究这种事儿不像搞生产,时间上没有具体定数的。

  有些东西可能一下子想通了,几天就能搞定,但有些东西可能绞尽脑汁琢磨一年也得不出期望的结果。

  反正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说这件事儿必须多久干完,必须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具体的定数,因为搞研究,搞创新本来就是个未知数。

  所以,这些工程师们可以很忙,也可以不忙,甚至一边搞研究一边划水摸鱼,谁知道?

  除非是那种多方共同关注的重大项目,这就没法儿偷懒了,因为会时不时的有人来督促和视察。

  要是级别够高,还有专人来监察,别说偷懒了,就是一点小动作都不能有。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从研发车间叫一个工程师去隔壁修个设备是最方便的,距离近,也专业,修好了就继续做试验,这不挺好吗?

  但工程师们不乐意去,只因他们的身份,只因他们心里的那股傲气。

  我掌握这么多技术,就应该搞研究搞创新,结果你让我去修机器设备,看不起谁呢?

  在这方面,工程师们都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