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来了啊?”

  “今天日头不错,咱也不进殿了,就在这院里坐会儿吧。”

  “来人呐!赐座!”

  一声令下,数个太监进了显德殿内,将椅子搬了出来。

  “谢陛下。”

  诸臣拱手称谢,泰然落座。

  “都说说,你们是个什么想法。”

  李世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

  “关于年号,诸位爱卿心中有想法的,不妨大胆的说出来,咱们集思广益,今天将它定下便最好。”

  话音刚落,房玄龄便起身沉声道:

  “回陛下,年号对于新朝而言,有其重要意义,它可以承载新皇的执政理念,也可蕴含新皇对于新朝的美好祝愿。”

  “此外,后世评论一个皇帝的功过得失时,其年号也是绕不开的,故而,一个好的年号,足以给明君添色。”

  李世民微微颔首。

  “说得不错。”

  他道,

  “那么你说说看,有哪些字词可为年号?”

  房玄龄应道:

  “那便要看陛下的执政理念了,若以忠孝治天下、二字皆可选用。此外仁、义、礼、智、信五字,都是好字,代表着美好的品德,也可选其一为用。”

  李世民闻言,却是摆了摆手。

  “太俗了些。”

  他否决道,

  “还有别的么?”

  “呃……”房玄龄一时语塞,缓缓坐下道,“臣不过是抛砖引玉,想必诸位同僚心中也早有想法了。”

  李世民把头转向魏征。

  “魏卿,刚才便瞧你有要发言的架势。”

  他笑着抬手道,

  “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魏征起身拱手,应道:

  “房公说得不错,年号无非两种,不是表达执政理念,便是表露美好愿望。”

  “两者相比,臣认为前者要远比后者有格局,因为美好的愿望往往无法实现,唯有脚踏实地的执政,天下方才有大治。”

  “而政令,往往最忌讳朝令夕改;皇帝,也最忌讳懒政庸碌。历史上许多皇帝起初都有其雄心壮志,但几年过后,斗志便消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