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工作的增加,需要一些人手帮忙,所以就从其他农场抽调一些人过来。

  杨小涛考虑到农场农民的劳作程度,跟上级打了报告,每天出工的成人,每人可以领两个二和面馒头,算半个劳力的孩子一个馒头。

  一个二两,结实的馒头。

  这种奖励,让农场的农民可是干劲十足,干起活来绝对是卖力。

  同样的,过来帮忙的人,同样享受这种待遇。

  躺在地上的这人大家都叫他周老三,估计是家中排行老三的缘故。

  但熟悉的人从没有见过老大老二。

  周老三是十里开外的农场住户,家里有媳妇,三个女儿,前些天又生了一个儿子,媳妇正在家里坐月子。

  农场的日子不好过,家里人口多,吃得多。

  平日里的地瓜分下来,他都是先给孩子们吃,剩下的地瓜把连上面的土一起吃。

  这次媳妇给他生了个儿子,周老三心里头感激着,就想给媳妇挣点吃的,让她坐月子,身体好一些。

  于是听说这里一天给两个二两馒头,周老三就找到农场的厂子,好说歹说,终于加入到了队伍中。

  他知道,自己能来是受到组织的照顾,所以干活时候特别卖命,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干活。

  别人干活吃饭的时候,他就将两个馒头收起来,喝一肚子水,下午继续干活。

  前两天,他拿着馒头回到家中,三个懂事的女儿看到馒头的一刹那,都哭的跟泪人似的,妻子更是抱着出生的儿子抹着眼泪。

  那一天,他们家就跟过年似的。

  妻子不顾坐月子,从炕上起来,煮了一锅地瓜汤,全家人泡着汤,吃着馒头。

  从那以后,农场发下来的馒头他一口没吃,饿了就喝水,实在饿的受不了,就采两把叶子塞进嘴里,就着水吃下去。

  今天又在地理干活,结果一个跟头栽倒,就不省人事了。

  马三行沉重的说着,一旁在周老三跟前的同农场的人低着头,脸上悲戚。

  “老三为人实诚,知恩图报,当年他们家哥六个,其他兄弟几个都饿死了,他也是部队路过时给了一块饼子,才坚持到现在。”

  “他经常说,家里不论几个,都要养活了,这样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