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内拿出一百台。

  “这是死命令,完不成,不仅轧钢厂丢脸,负责人还要受处分。”

  杨佑宁这话说完,当即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显然上级的重视出乎他们的预料,一周内搞出来,还要做出一百台,难度太大,不好搞。

  几人心里各自盘算着。

  机遇同样是危机。

  杨佑宁扫视全场几眼,知道下面人的想法,“技术科会负责制图,要两天内搞出来。”

  张冠宇点头,有现成的实物参照,不用费脑筋设计,做出来图纸简单多了。

  有了图纸,下方几个主任又精神起来,现成的图纸有了,还怕做不出来?

  谁没个压轴的大师傅?

  大不了加班加点,那也总比看着别人吃肉,自己连汤都喝不到强吧。

  “厂长,放心交给我们二车间吧,保证完成任务。”

  几人还没说话,前面的二车间主任战雷立马站起来,大声保证着。

  几人见平常都不热忱,一心完任务的战雷子都起来了,哪还忍得住。

  “厂长,我们七车间也可以的。”

  “两位厂长,我们四车间可是钳工做多的车间,一定能完成任务。”

  “钳工多有个屁用啊,有八级钳工吗?有几个?”

  “老五,你找事是吧。”

  “我实话实说,厂长,我们五车间不仅有人还有机器有技术,交给我们吧,肯定按时完成任务。完不成,这脑袋搁你这了。”

  “去去去,谁稀罕你的尿壶.”

  很快,桌前吵成一团,几个车间主任就差动手了。

  陈宫见此,跟杨祐宁对视一眼,他们俩早就意识到会有这种情况。

  毕竟,现在轧钢厂的情形一目了然,想要吃肉,想要多挣点,就得找门路。

  作为轧钢厂的厂长,自然想一碗水端平,但这年头别说是他,就是刘怀民也不敢擅自调整工资,除了考核定级一条路,工龄都没用。

  他们到时想让几个项目的受益分摊到几个车间里,但那样只会更混乱,得不偿失。

  至于搞十来个项目,每个车间一个,他们又没这本事,起码现在没有。

  而且,杨祐宁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