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小涛吃完饭就来到轧钢厂,找到杨祐宁将自己的说法提出来。

  一听用木头做车斗,杨祐宁想要不想的就开口拒绝,这不是偷工减料吗?

  可在一想,这偷工未必,却真的是减料啊。

  再说了,包一层铁皮不是照常用?

  而且一般的木头刷上桐油,封闭性也不差啊。

  杨祐宁说完后,就坐在那里沉思。

  拖拉机,只要能拉货就行。

  最主要的还是车头啊。

  想到这里,就拿起电话跟刘书记打过去。

  至于杨小涛,则是去车间准备搞一辆出来看看。

  木头工厂里有现成的,虽然都是一块块的,但难不住杨小涛这个业余木匠啊。

  在三车间门口,杨小涛守着一堆木头,开始表演木工活计。

  王国栋听说杨小涛要用这个来做车斗,也是不可思议。

  不过想到现在拖拉机车斗的厚度是八毫米,两侧车邦是五毫米。

  并不是不想搞薄一点,而是太薄了载重受影响。

  八毫米还是考虑到钢铁的缘故,若是用次一点的钢铁,一厘米都挡不住。

  可若是按照杨小涛说的,铺上一层一寸的木板,再铺上五毫米的铁片子,那要是可行的话,简直就降了一般的耗材啊。

  况且,一些好的木头,硬度可不差。

  王国栋就在一旁帮忙,看着杨小涛数量的将木板拼接成需要的尺寸,然后放在五毫米的铁板上,又用铆钉一个个固定住。

  等中午吃饭时,已经将车斗的底子做出来。

  下午杨祐宁来到车间,他跟刘怀民沟通过,若是可行,就按照这个来。

  为此刘怀民还特意跟各方做了沟通,讲明当前情况,而且车斗这东西用处不比车头,不影响使用就行。

  各地也都理解,毕竟钢铁的匮乏是全国性的,只要性能优秀,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同样的,若是轧钢厂的木头车斗实验通过,也算是给其他汽车厂子找了新的道路。

  看着逐渐成型的车斗,几人都满怀期望。

  傍晚时候,第一辆木头车斗被装上车,试验员开着车装卸物品,在工厂里试验着。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