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还是别在这里丢人了。

  都是大老爷们,吃饭也没啥讲究,几人都有事,时间急,吃的也快。

  没一会儿就把桌上的饭菜吃光。

  随后,徐远山还要去趟机修厂,跟丁祥军道谢。

  人情得还。

  李志兴是精神焕发,尤其是杨小涛说农场需要大量的水泥管子,希望水泥厂能够多生产一些。

  具体数量和资金问题,会跟农科院反应后再联系。

  李志兴说没问题,甚至将这次带来的水泥管子都送给杨小涛,不要钱的那种。

  杨小涛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几根水泥管子,没多少钱。

  最忙的是孙国,他要回厂子里找人继续生产打井机,尤其是钻头,更是要多准备些。

  蒸汽机有点难先放放,其他部件不能等。

  几人吃饭是风卷残云,很快就将桌上的饭菜吃光。

  陈宫也要回去督促八车间多打造压水井,这可是跟水井配套的啊,可以想象未来肯定需要不少。

  几人吃完后,杨小涛跟李志兴说明情况,会跟农科院的同志商量,到时候水泥管道的事就拜托李志兴了。

  李志兴拍着胸口保证道,只要有信,送货上门。

  送走几人,趁着天亮,杨小涛准备将打井机和剩下的水泥管子带回杨家庄,趁着明天休息,多打几口井。

  下午四点,刘怀民几人离开四合院,坐上车前往轧钢厂。

  杨小涛叫来周奎,说明情况,两人将东西搬上车,王大山硬是将王军塞过来,杨小涛也没多说。

  两人赶着车子,杨小涛骑着自行车,赶往杨家庄。

  天黑下来的时候,赶路的三人终于到了杨家庄。

  这一路,三人遇到不少巡逻队伍,有各个村子的,这些人见杨小涛后,很快放行。

  也有不认识的,应该是特意安排保护农场的,虽然认识,却也是公事公办,将三人带到驻地后,经过电话联系,这才放行。

  杨小涛清楚,以后要出入必须办个证了,不然太麻烦。

  回到杨家庄,杨大壮带人在门口等着。

  手电筒打开,周奎牵着骡子进了大队部,众人虽然好奇车上的东西,但对这头健壮的骡子更加欣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