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生怕有了破损。

  而且学生也很爱惜这些书本,很少有破损,乱画的。

  如此,这些书一边轮流使用,也能省一部分钱。

  杨小涛跟冉秋叶分别到两间教室听课,这也是看看两名新教师的能力。

  杨小涛在教室后面坐下,手上拿着本子,前面讲台上刘永辉开始上课。

  虽然是第一次上课,第一次教学,在这教室里不论是刘永辉还是这些孩子们,表现的都很好。

  刘永辉虽然腼腆,但在教学的时候,很有耐心,能够细心的教孩子。

  至于李兰馨的课堂,完全是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融入其中。

  就是冉秋叶听完一堂课后,都觉得这李兰馨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都是师范出来的,但地方学校跟四九城的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杨小涛倒是不同意她的看法。

  这东西学校的资源是一部分,但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

  再好的学校也有败类,前世那什么名牌大学,出了国就不回来有啥用?

  反过来帮着对头,哪怕杨小涛不是愤青,也看不起这些忘了祖宗的白眼狼。

  不用说别的,就是哪一天爆发战争了,最先上战场的绝不是这些“天之骄子”,而最想守护这家园的,也不是那些心在外的香蕉人。

  杨小涛两人在学校里待了两天,期间杨小涛看了农场的建设,上次说起用木头、竹子替代管子來引水,经过丁胖子的运作,调来一批毛竹,各个都有小腿粗,中间劈开后,完全可以用来输水。

  田地里,一个个压水井也立起来,有些地方为了照顾地形,压水井还被加高,出水落入竹筒后,可以自流下。

  不过杨小涛也发现了问题,那就是水井集中在河流附近,越往北,随着地势的加高,水井的数量变少,这样灌溉的效率就会下降。

  杨大壮也知道情况,但这年代打个水井可不容易,一口井顺利的话也要两三天,要是碰到土石多的地方,三五天都是少的。

  而且单纯的挖出水并不行,还要用石头把水井围起来,这样才能避免坍塌,否则用不了多久就得再挖。

  杨小涛知道这事后,心里萌生一个想法。

  打井,后世可是有专门的打井机啊。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