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情况。

  此时的三车间运行的最完善,其他几个车间虽然也去讲解过,但执行力都不强,甚至于有人一连几天不写,最后一天划拉几下就算是应付了。

  杨小涛发现了也没说啥,说多了谁都烦。

  只要以后显示出对比效果来,自然有人会跟着学。

  回到家里,冉秋叶在家里做饭,两人吃完后,冉秋叶在一旁看书,杨小涛继续设计图纸。

  四合院里继续上演鸡毛蒜皮的事。

  今天傻柱倒垃圾故意撒在许大茂家门口,贾张氏又在院子里骂了谁谁谁,棒梗去傻柱家拿了一兜花生米,前院三大爷家里吃饭时候闹腾起来,于莉直接回了娘家,后院刘海中又在打孩子.

  纷纷扰扰四合院,并没有打断杨小涛的思路,更不会有人来找不自在。

  晚上,和冉秋叶一番云雨后,冉秋叶在潮红中睡去,杨小涛则是休息一会儿,继续起来奋笔疾书。

  如此,一个周后,眼看着要进入十一月份了,杨小涛的图纸终于完成了。

  看着桌上的图纸,还算是满意。

  这是经过三次删减修改后的成果,里面具体的尺寸,长度,数据,各个部件都是经过理论验证,多次计算后的结果。

  杨小涛觉得,先搞一个出来,在家里安装试试看看效果,若是可以就这样了,若是不行,再改进。

  毕竟,天冷了,运动的时候也不能顶着被子不是。

  想到就做,第二天杨就来到轧钢厂,跟王国栋说了一声,就在三车间里打起炉子来。

  王法几人好长时间没见杨小涛动手了,这一次见了立马过来看看。

  车间的任务降低,他们这些钳工的工作也没以前那么忙了,有时间过来看看。

  “小涛,你这是,打炉子?”

  王法从一旁看着杨小涛的图纸,摸着下巴问道。

  只是这炉子跟现在的炉子不一样啊,更加细长。

  杨小涛设计的炉子就是为了符合蜂窝煤的高度,正好可以容下三块蜂窝煤,这样的搭配,只要保持好火候,炉子一旦燃起来,只需要早中晚各换一块就行。

  “对,新炉子!”

  杨小涛也没有藏私的意思,指着图纸跟几人介绍起来。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