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将车放好,工厂大喇叭里便传来广播员的声音。

  驻足听了会,正是昨天钢铁厂实验的事。

  虽然没有当初第一次来的震惊,工人不少人都习以为常。

  但经过失败后的成功,更让人觉得珍贵。

  杨小涛来到办公室后,发现娄晓娥正托着腮听着广播,就是杨小涛走进来都没反应。

  “喂喂,回回神!”

  “想什么呢,一直没动静!”

  杨小涛在桌前放下东西,见娄晓娥还是一副发懵的样子,便招招手出声说道。

  听到声音娄晓娥回过神来,脸上有点红,“没,我听广播呢!”

  “有啥好听的,还不是做的那点事,准备工作了。”

  杨小涛坐在椅子上,将东西放好。

  “我知道了!”

  娄晓娥回了句,心里又补充一句,“这声音就是好听!”

  坐在椅子上,杨小涛思索着如何将三轮车的计划推出来,进而推动在西北建立分厂。

  想要建厂,就要有地方,有工人,有资源,有设备。

  地方不缺,王胡子会解决。

  工人,也不缺,想到西北二厂都能凑数数十个老工人,偌大个西北还能凑不齐人?

  只要机械厂派人去指导一番,生产应该不成问题。

  资源,西北的资源虽然开发的少,但并不是没有。

  尤其是炼钢需要的煤、铁资源,都不缺,而且现在氧气顶吹转炉的出现,也能加强钢铁的产量,这点也不缺。

  最后是设备,有机械厂生产机床,加上西北的家底,完全能够撑起来。

  杨小涛在纸上不断列着,然后罗列西北建厂的优点。

  等一切准备妥当,杨小涛看着纸上的罗列的一条条,心中有了腹稿。

  重新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将印象中的三轮车简图画出来。

  又让娄晓娥去研发科那里询问新型拖拉机设计到哪一步,有图纸一起拿过来。

  等娄晓娥将研发科张冠宇他们的设计图拿来后,杨小涛看了眼,跟自己计划的差不多。

  便起身,前往书记办公室,准备去跟刘怀民通通气。

  若是连机械厂的人都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