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会主动发出消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暴露。

  而作为老牌间谍,陆钊臣被安插在诏狱,不光是为了看着以黄苇为首的谷王旧部,还有在锦衣卫系统内部监察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意思。

  至于为何不把黄苇这等谷王旧部调走,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朱棣入南京后,掌握军权所做的操作,都是把燕军的嫡系军官和兵马,安插到要害位置,比如南京的各个城门,作为城防军使用。

  再就是皇宫的禁军,也全部由燕军接手。

  但那么多投降的南军,什么成分都有,是否忠心可靠就压根不用说了,可这帮来历混杂的兵总不能不加筛选直接遣散,那会直接成为数量庞大的散兵游勇,对各地治安的危害太大了,最后还得费心剿灭,还不如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价值。

  而且朱棣既然当了皇帝,就要有容人之量,总不能跟一群中低级军官和大头兵过不去吧?

  所以,这些各部分投降的军官和士兵,都被扔到了巡逻、监狱、治安等位置上。

  这也是朱棣的无奈之举。

  本来,朱棣和道衍是有提防的,即便是巡逻、监狱、治安这些位置,也分别抽调了燕军嫡系将佐担任主官或副官,一有情况,哪怕是风吹草动的不对劲,也可以直接通过各种渠道通知皇帝。

  这套系统以前没问题,接头人、接头方式都运行良好。

  可偏偏,他们的头头,“黑衣宰相”道衍现在不管事了!这些间谍和负责接头的,见日日无事,也自然而然地从刚刚进入南京时那种‘看谁都是敌人’的紧张感中消退了下来,于是愈发懈怠了起来。

  这一懈怠,就让陆钊臣在心里骂娘了起来。

  陆钊臣发现了黄苇的不对劲,无论是那群宣府老卒警惕的眼神,还是提前擦拭干净的兵刃,亦或是隐藏的貌似极好的几箱甲胄。

  种种迹象,都证明了这群人想要干点大事。

  可是陆钊臣想要传递信息的时候,发现平日里给监狱洒扫的哑巴,也不知是有什么事,还是见天黑就回家了。

  而最糟糕的,是陆钊臣藏了纸条的蜡丸,此时就在他身上。

  情报没有传递出去,一旦被察觉,搜身之下陆钊臣就会暴露。

  到时候,自己殉职倒是小事,陆钊臣怕的是,这帮人是冲着永乐帝来的!事实上,除了大皇子朱高炽、户部尚书夏原吉,以及五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