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四個字——“耕读传家”。

  没有田,拿什么读书?

  把徭役并入田赋,增加了田赋,那就是刨他们的祖坟;让这些原本不用服徭役的读书人,突然知道泥腿子也不用服徭役了,那就是扇他们的耳光!

  所以这一次,朱高炽清楚,非常艰难!

  若成功,将进一步获得父皇的信任;可一旦失败,那恐怕自己就与储君大位越来越远了。

  自己本来“打仗”就跟二弟朱高煦压根没有任何可比性,如果在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长处“治国”这方面都失利了,还谈何争储呢?

  但朱高炽并没有退缩的理由。

  因为他本就是燕王世子,现在按照规矩该立为太子了!

  如果他现在怯懦、逃避,等过段时间朱高煦在姜星火的教导下懂得了庙堂和管理,他再去争夺,就更加困难了。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说道:“父皇,儿臣愿意为此竭尽全力,绝无半分懈怠。”

  朱棣颔首,又看向老三。

  “你二人也要齐心协力才好。”

  “父皇放心,儿臣必不辱使命。”朱高燧忙站起来拱手道。

  “很好。”朱棣欣慰道,“你们三兄弟之中,就数老大性格稳妥,你们从小相处,建文削藩逃出南京的时候也算是相依为命,但凡遇到什么棘手事情,只管找你大哥商量。”

  朱棣对朱高燧又说道:“另外,今日起派遣去日本的使团里,你也拨一些你的人去,盯着锦衣卫的人。”

  “父皇。”朱高燧微微拱手,“若是抽调人手去暗查摊役入亩,再抽去派遣日本的使团,那么现在监察诸藩王、勋贵的人手便已经不足了。”

  朱棣想了想吩咐道:“在京的藩王、世子,向来温顺服从的,可以撤去一些监察的人手。”

  朱高燧不敢争辩,点了点头。

  “另外,传户部尚书夏原吉觐见。”

  “父皇是要?”朱高炽微微一怔。

  “今日姜先生要讲‘白银宝钞’。”朱棣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是让夏尚书这位专业的人陪朕去听课了。”

  “可是姜先生......”

  “不妨事,朕与你们频繁去诏狱这件事,在有心人眼里藏不住的。若是未来真的出狱了,姜星火也是早晚要大用的。夏尚书忠耿秉国,听一听又有何妨呢?”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