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有陛下的道理,可这毕竟是大明日后的事情,现在国家是掏不出这个钱的。”

  朱棣似乎就在等他这句话。

  闻言,朱棣微微一笑。

  “国家有困难,朕是知道的,不过老二还提出了一个思路,能改善国家财政的困境,朕也觉得可行,诸位不妨再听听。”

  当听到永乐帝打算放开海禁,由皇帝、宗室、勋贵,一起出钱下西洋进行海外贸易的时候,在场的诸藩和勋贵武臣,顿时沸腾了起来。

  武将之首的燕军宿将,年逾花甲的邱福站了出来,率先支持。

  “臣淇国公丘福,愿献两万石!”

  曹国公李景隆地位尴尬,此时也不甘落后,这位英俊潇洒的中年帅哥,一出手就是震惊全场。

  “臣曹国公李景隆,愿献白银两万五千两!”

  就是一直在默默倾听的大皇子朱高炽听闻,都不由地咂舌。

  一两白银能买两石多米,曹国公是真有钱啊。

  “臣弟周王朱橚,愿献白银三万两!”

  几乎是短短一盏茶的时间,在场的宗室勋贵,就凑出了高达二百余万石的海洋贸易启动资金。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

  “夏尚书,如何?户部先替朕把今年的‘年终赏赐包’发下去,这个钱算是朕替宗室向户部借的,朕三年之内,就能彻底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

  随着夏原吉的应允,朱棣达成了他的所有目的。

  逼迫诸藩献还三护卫兵马,重立宗室供养制度,许诺“年终赏赐包”,筹集下西洋启动资金。

  朱棣看着眼前的场景,再回想起姜星火所说的话,根本就是一点都不差。

  朱棣再次深深叹服。

  姜星火,天下奇才也!

  ............

  中秋大宴,可谓是主宾尽欢。

  喝的醉醺醺的大皇子朱高炽,被几名贴身宦官架着抬进马车,送回了王府。

  回到王府,杨士奇、杨荣、解缙,这三個一同迎附朱棣进南京,一同成为大皇子朱高炽支持者,一同被选入文渊阁的才子,早已等候在内厅。

  朱高炽洗了把脸后坐在了主位,眸中清亮,毫无醉意可言。

  而就在杨士奇打算亲手去关门的时候,一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