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

  至于胡里改部会不会就此坐大?

  不可能的。

  等朱棣在未来的两三年内,逐一解决掉秦王晋王、日本,就轮到剩余的建州女真和朝鲜了。

  胡里改部即便发展壮大,也只有两三年的时间,能成什么气候?

  上了朱棣的小本本,那就是族谱消消乐的结局,没有意外。

  说到底,如今的建州女真,哪怕是最强的胡里改部,也不过是数千男丁的规模,斡朵里部则只有不到一千男丁。

  所以,根本就是朱棣动动手就碾死的问题。

  之所以朱棣只打算先碾死斡朵里部,而不是把建州女真三部里的胡里改部、托温部一并碾死,便是不想让李成桂占便宜的心态在作祟罢了。

  等料理了国内的藩王和国外的日本,剩下的女真人一个也跑不了。

  ——————

  朱高炽转身,与几位内阁成员一道走向皇城内停放马车的地方。

  宫城此时早已落锁,成年皇子也委实不该继续住在宫里,朱高炽便欲回自己的府邸歇息。

  而尚书们则是陆续散去了,纷纷赶回衙门继续加班处理公务。

  嗯,也是跟自己的门生故吏们,商讨一下在马上要到来的大变革中,能获得些什么利益。

  毕竟,无论是重新划分设立的南北直隶,还是推行更化变法的相关官职,在文官系统内的各个山头眼中,都是一块块飘香冒油的肥肉。

  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手握军权的皇帝铁了心要干,与其反对,还不如想办法捞点好处。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南京朝廷里,骨头都不太硬了。

  到了马车停放处,内阁几人陆续告辞。

  皇帝心腹金幼孜就不说了,今天意外发威的老实人胡俨、墙头草胡广、谋身的杨荣,还有立场没那么坚定的黄淮,统统都没留下。

  只有解缙和杨士奇留了下来。

  而且是不避讳宫城里必然存在的锦衣卫、金吾卫等间谍机构的监视的情况下,留了下来。

  显然,解缙和杨士奇这对始终暗里较劲的冤家,此时冰释前嫌,选了坚持自己的庙堂立场,头也不回地跟着朱高炽一条路走到黑了。

  “走走?”

  朱高炽三人沿着宫巷走着,一路无言。

  走到了外五龙桥,解缙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