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刚刚还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朱棣忽然觉得,竟然离他如此之近!

  由于特制窃听密室的声音【单向传导】的缘故,朱棣并不怕自己的声音被对面听见。

  朱棣猛然站起身,激动地连声赞叹。

  “姜星火,绝世奇才也!”

  同时,隔壁的朱高煦也恍然大悟地说道:“姜先生,俺悟了!”

  “说说看。”

  “所以,第一条调整宗室供养制度,和第二条海外贸易,根本就是您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也不是?”

  不待姜星火回答,朱高煦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了下去。

  “调整宗室供养制度,是为了减轻未来大明朝廷的财政压力,而其中诸如‘藩国贡献率’,便是让各個藩国互相比较、竞争,看谁在海外贸易中出的钱多、人多,做的贡献大;而‘宗室成员的敬业方面’,便是看这些宗室成员在参与海外贸易的时候,或者是在皇庄等地方任职的时候,做事认不认真,对不对?”

  “正是如此。”姜星火欣慰地点了点头。

  另一侧的朱棣则有些惊喜。

  一方面,是回过头看,同样搞明白了评价藩国时的‘贡献率’和评价宗室成员时的‘敬业’是怎么回事,惊喜于姜星火设计制度时,竟然是如此地环环相扣,一步不差。

  另一方面,则是惊喜于,自己的这个傻儿子竟然开窍了?要知道,小时候可是拿鞭子抽都不去读书学道理的,只知道舞枪弄棒,姜星火竟然能把这石头一样的傻小子点拨开窍,可真是太厉害了。

  “削藩的事情,俺算是弄明白了。”

  “敢问姜先生,您三番几次提到的《国运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听到朱高煦的提问,朱棣的心中,也升起了浓浓的好奇心。

  似乎......这个《国运论》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这个回头再讲,我可以先给你提两个问题,你去做一些思考,带着你思考的结果再来听课,效果会好得多。”

  “姜先生请问。”

  干过百万军中取敌方大将首级的朱高煦,面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姜星火,此时却恭谨无比,仿若一个等待私塾先生开蒙的孩童。

  “为什么会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现象一遍遍在中华大地上重复?历代王朝寿命普遍不超过三百年?一代一代王朝更替,真的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