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臣等,都看到了。”

  皇帝眯了眯眼睛,开口道:“朕方才,仔细思量了山东的事情,有几件事情,要跟诸位商量。”

  五个人纷纷低头:“陛下吩咐。”

  皇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思量了一下,继续说道:“首先,就是山东政事的问题。”

  “年前,淮安军就能取下山东,山东诸府的官员,以及山东三司衙门的官员,都要到位。”

  “尤其是按察使,必须要尽快派过去,厘清山东刑名,免得山东一省生乱子。”

  “至于山东都司衙门,就暂由淮安军代行。”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山东布政使。”

  他缓缓说道:“原淮安知府张简,先后任徐州知府,代兖州知府,同时实任了青州,莱州,登州知府事。”

  “如今,他大概要去济南府,处理济南知府事。”

  “这两年,淮安军功勋卓著的背后,离不开此人的佐助,再加上其人能力卓著,朕的意思是…”

  “让张简,代行山东布政使,并组建山东布政使司衙门,诸位以为如何?”

  几位宰相闻言,都低头若有所思,然后都扭头看向赵昌平。

  赵相公低着头,心里有些犹豫。

  这个时候,如果是寻常读书人,是一定会拒绝的,至少会弃权。

  毕竟对于宰相来说,最重要的是保重自己的名声,不能给人留下一个任用私人的话柄。

  毕竟张简是他的亲学生,在这个时代的官场上,几乎与父子一般。

  犹豫了一下之后,赵昌平微微低头道:“陛下,张简这几年,的确做了不少事情,陛下若要破格拔擢他,臣没有意见。”

  皇帝笑了笑,开口道:“那就这么定了。”

  “就让张简,以四品官代行三年山东布政使,三年之后如果他干得好,朕给他实升三品。”

  说到这里,皇帝继续说道:“再有就是,朕准备派人去济南府,犒赏三军。”

  “几位觉得,应该谁去比较合适?”

  最适合干这个活的,其实是太子殿下。

  但是偏偏,洪德朝还没有太子。

  要是把晋王府的人派出去,那就更加不合适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