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处默神色严肃的点头道:“嗯,他肯定不会成圣饶。”

  骊山上,李孝恭又让人送来了一串葡萄。

  张阳吃了一颗,味道还显得涩,模样倒是不错,距离成熟还需要一些时日。

  “娘,我们为什么要种葡萄。”

  听到女儿的疑惑,李玥低声道:“在长安城买葡萄要花好多好多银钱。”

  “葡萄很值钱吗?”

  这个年纪的孩子是最活跃的,她的衣服和布鞋又穿不下了,李玥一边缝着衣裙的裙摆,又道:“嗯,葡萄放在以前是只有皇帝和权贵人家才能吃的。”

  清清又吃了一口葡萄,“那我们家种出了葡萄是不是要发财了。”

  李玥摇头解释道:“你爹爹的志向大着呢,他希望全下人都吃得起葡萄,以后若关中人人都可以种,那大家都能吃上葡萄了。”

  张阳瞧着徐慧和武写的生产计划,神色凝重地喝下一口茶水,“锻铁和铸造分开之后,炉子够用吗?”

  慧回道:“嗯,分了五个炉子。”

  张阳将生产计划重新交给这俩人,点头道:“你们也休息休息,这两挺辛苦的。”

  武嬉笑道:“师父,我们不辛苦。”

  “嗯!”慧也重重点头,“我们骊山要富有,要富强。”

  张阳错愕一笑,“等葡萄熟了,就将慧的爹也请来,我们骊山摆个宴席。”

  走回自家的书房,张阳的目光看向挂在墙上的一张图,这张图是骊山发展的未来图景。

  三座巨大的工厂坐落在北面,山麓南侧又是一片巨大的田亩。

  除却居住区,在骊山的东面便是一座技术院校,这座建筑很庞大,占地十余亩,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容纳上千人。

  以往骊山都是夯实自己的基础,做好自己的根基,好好保存实力。

  张阳看着图不自觉皱眉,现在的骊山生产需要上马,就要全军掉头,后路变前路。

  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并且技术院校修建完成后,开展对大唐人力资源的掠夺。

  掌握了人力资源和技术发展,骊山就可以走在时代的最前粒

  “县侯,礼部许敬宗到村口了。”

  屋外传来了杨婶的话语声。

  张阳收起思绪,站起身顺便带着一筐咸鸭蛋走下山。

  六月的骊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