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依旧端坐着,喝着茶水。

  等马周离开了中书省,张行成上前两步声道:“房相,马周功利心太重。”

  房玄龄点头道:“看得出来。”

  “当真要此人去查问吗?”

  “难道要置之不理吗?”房玄龄冷哼一声,又道:“不过是些躲在暗处不敢出面的人在借风使力而已。”

  “原来房相早就看明白了。”

  “盯着此事便可,朝中暂且先不做决断。”

  房玄龄坐在相位上,所在位置所考虑的自然比他们要多。

  也不敢再多问了,张行成躬身退下。

  不多时,魏征回到中书省,要了几份卷宗。

  “老夫听闻有商贾状告骊山?”

  房玄龄和善地笑着,“不是多大的一件事,让马周去查问了。”

  “嗯。”魏征点头,便带着卷宗又匆匆离开了。

  房玄龄也站起身走出了中书省,他从中书省一路走出了皇城,在朱雀门下停住脚步,心中思量着眼下的朝堂的形势。

  河西走廊的税法给朝中带来了启发。

  朝中可以举一反三,用在各处。

  从张阳在朝中任职,除却他在礼部行事的所作所为,对朝政倒是涉及甚少。

  而这一次的税法,才让房玄龄觉得张阳的这等才能已经到了惊艳的地步。

  以为觉得张阳有远见少才干。

  他继续迈开脚步朝着家中走去。

  在家中,房玄龄见到儿子房遗直正在收拾着书房。

  “父亲。”房遗直连忙道:“待孩儿收拾好书房。”

  房玄龄颔首道:“明日下了早朝你与老夫走一趟骊山。”

  这让房遗直有些意外,不解道:“是因为商贾状告骊山之事?”

  “你也听闻了?”

  “崇德坊有不少人议论。”

  “朝中有许多事比这一次商贾之争更加重要,反倒事关骊山他们倒很有兴致。”

  房遗直解释道:“那张阳写过红楼,后又因一篇狂人日记掀起波澜,此人被世家视为仇敌,被士族视为异类,如此人物但凡有事,便会引起众多的议论。”

  房玄龄颔首点头,笑道:“是呀,他们都盯着骊山,想要看看张阳这次要怎么做。”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