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两年每每秋冬时节就有不少吐蕃人西域冉河西走廊劳作,他们的劳作所得也要收税?”

  张阳点头道:“我的意思是他们劳作一二十钱,收一钱之税,以此往上类推。”

  “那要好好规划一番。”

  入关的西域人与突厥人越来越多,他们也是劳动力,是劳动力就能创造财富,雇佣更多的人就需要给更多的赋税。

  在就业与银钱流动上要好好规划,不能让黑工泛滥,更不能让货税的压力分摊到劳工的头上。

  长孙无忌的限制商户之策很粗暴,张阳希望这方面的事可以更精细一些。

  夫妻俩也只能给个大概的方向与具体收益,细节展开还要交给朝郑

  为了解决这一次危机,俩人又是谈话到了深夜,洗漱一番这才沉沉睡去。

  清晨时分,地间依旧很寂静,雾气铺在了田地上,在房屋间久久不散去。

  整座骊山都被雾气笼罩,从远处看去好似骊山在雾中消失了一般。

  雾气看着轻柔,一片笼罩之下,麦田里,淡淡的雾气缭绕。

  温暖的屋内有些昏暗,卧房内的油灯还亮着。

  张阳看了会儿媳妇的睡脸,便早早起来穿上衣服,将昨晚拟定的关税之策整理一番,让婶婶送去宫郑

  雾气笼罩的长安城,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满城湿漉漉。

  到了辰时之后,这大雾才彻底消散,今日早朝许敬宗汇报了吐蕃与西域的教化之策,并且朝中议定了支教关外的事宜,由岑文本与许敬宗配合,派出夫子支教关外诸国关中文字与语言。

  早朝这才结束,李世民回到了甘露殿这才稍休息片刻,一份奏章就送到了眼前。

  “陛下,这是骊山送来的奏章。”

  李世民端着一碗羊肉汤点头。

  这肉汤有些浑浊,不像骊山熬出来的汤那般清亮,喝起来也没有骊山那般浓郁。

  嗯,葱花还放多了,喝起来葱味很重。

  李世民低声问道:“骊山那个技术院修好了吗?”

  闻言,王公公连忙上前一步,回道:“陛下,如今还在夯实地基,是最快今年的秋能够入学。”

  想到这种肉汤还要喝到秋,就让原本还算好的心情一落千丈。

  当初,张阳劝过早起一定要先吃了再去早朝,这个习惯坚持了一段时日,现在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