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也一直都在忌惮这骊山。”

  “如此,老夫也可放心了。”

  见他又去应付宾客,李承乾皱眉看着,如今舅舅在朝中势大,房相虽可以主持朝政但用人还要与舅舅商议。

  郑公年事已高,如今显得越发式微。

  现在朝中能和舅舅叫板的也只有许敬宗所带的礼部了。

  虞世南离开人世确实可惜,不过早在两年前这位老先生就已经没有官职在身。

  父皇早就想到他要离开人世了,或许就是这两年。

  现在老先生离开了人世,对朝政没有任何影响。

  不过前来哀悼的士族中人这么多,李承乾看着舅舅与这些饶谈话,好像是三言两语间,舅舅已成了他们这些人中的主心骨。

  看得出来,长孙无忌借此来哀悼虞世南,也想要接纳当年虞世南带过的文人。

  当年这些文人有不少拜在谅高望重的老先生门下,现在他们也愿意拜在长孙无忌门下。

  这好像是一种接任,不过李承乾十分不满舅灸慈行为。

  见一个下韧声抽泣着,拎着一桶水,李承乾问道:“你跟随老先生很久了?”

  那下人放下水桶,向太子行礼道:“殿下,人自老先生投唐为官便一直在这里了,那时还是武德朝。”

  李承乾盯着这桶水疑惑道:“这是?”

  下人回道:“这是当年有人卖给纸坊的纸浆,是七年前的事了,老先生当时将此事呈报陛下之后,便一直都在让洒配纸浆。”

  李承乾低下身看着纸浆,“老先生到底是一直为社稷着想。”

  那下人回道:“之后老先生见到了骊山纸,骊山纸很像用这种纸浆造出来,不过后来就又不一样了,近两年,老先生又不管此事了。”

  现在一想,李承乾明白了,当初的纸浆就是张阳所制,不过骊山纸经过几次改良配方后,现在又坚韧还能兼于书法,很是好用。

  长安城众多官吏所用的都是骊山纸。

  这种纸张很廉价,相比外面的宣纸与桑皮纸更便宜好用。

  一场老先生的哀悼俨然成了长孙无忌招揽人心的场所。

  这让李承乾心里很不舒服,他不喜欢舅舅这么做,父皇已经如此倚重他了。

  太子扫胸离开了,没有引起他饶注意。

  长孙无忌注意到了太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