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好莱坞的明星大腕相比,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舆论热潮相当于是让他在全世界范围内上了一次至少持续数天时间的热搜,迅速的扩大了林为民在世界各地的名气,让很多原本并不了解他的读者认识到了这位来自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无数慕名前往书店的读者为林为民作品在国外的销量贡献了力量,让与林为民合作的出版商赚的盆满钵满。

  那么多小钱钱,谁能不喜欢得奖呢?

  喧嚷的十月过去了,外界对林为民的关注降低了不少,甭管诺贝尔文学奖知名度再高,新闻热度也总有过去的一天。

  这个时候,人们终于注意到了发表已经一个月时间的《李建国》下部了。

  去年3月,《李建国》上部在《当代》发表,迅速在国内文学界、知识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这部底蕴厚重的长篇具有深邃的人文深度,刻画了大时代背景下独立个体悲欢离合的遭遇,将个人与历史的发展高度融合,感动了无数读者,广受评论界好评。

  不仅如此,也因为表现出中国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气质为官方所推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进行了大力推广。

  如今时隔一年半时间,《李建国》下部隆重推出,却恰好赶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舆论大潮,本应该早就引爆的舆论硬生生被按到了11月之后才爆发。

  不过,晚爆发也有晚爆发的好处,有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持,林为民在国内文学界的声望可谓举世无双。

  携如此煊赫之势而来的《李建国》下部,如同王者降临,所向披靡。

  刊载《李建国》下部的第10期《当代》在二十多天时间里狂销520万份,创下了《当代》创刊以来的销量纪录,这个数字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

  毕竟以后林为民哪怕再写出新作,也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舆论加持了,而与销量相对应的是《李建国》下部在读者群体当中逆天的口碑效应。

  发表之前,编辑也好、评论家也好,哪怕是很多读者都在担心按照《李建国》上部的故事和时间线,下部必然会脱离现实时间线,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将上部塑造的精彩故事毁于一旦。

  但大家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李建国》下部的故事与上部一脉相承,无论是文风、故事走向还是内含的思想脉络与精神内核,上下两部作品达到了高度统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