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的是祝昌盛,《当代》的创刊元老,最开始的三人组之一。

  小姚突然提到林为民,说道:“可惜了为民,要是没进我们编辑部,也是稳定的供稿大户。”

  算上专辑刊发的长篇小说《悬崖》,林为民已经在《当代》刊发了两篇小说。

  编辑部人人都知道他是个快枪手,稿子质量稳定,而且快速还快,到目前为止还没被要求改过稿子。

  可惜林为民进了《当代》编辑部,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这属于行业内的潜规则,以后林为民的稿子,如果没有意外情况,不会再出现在《当代》上了。

  “这有什么好可惜的。以后要是缺稿子了,就拿为民的稿子去别的组换呗。”

  柳荫抖了个机灵,把大家逗的哈哈大笑。

  林为民苦笑道:“我可谢谢你了。”

  玩笑了一会儿,大家又开始认真工作。

  林为民不再去研究从老作家那收来的稿子,他来到办公室的一角,这里堆满了读者们的来信。

  最开始创刊的时候,编辑部收到的信件并不多,几百封而已,可当时人手太少,连组稿、审稿、发稿都是问题,哪有空去理会读者来信呢?

  直到后来人手充裕了一点,才想起来处理。

  之前这工作是小姚负责的,有了林为民,小姚解放了,林为民完全继承了她在编辑部的大部分打杂工作。

  即便是有了专门处理信件的人,编辑部的来信依旧是越来越多,办公室角落里的只是一部分,真正的大头都堆放在社里现代部的秘书办公室,规模只见增多,没见减少。

  林为民现在会每天专门抽出两个小时来处理信件,不是他不想多抽出时间,而是因为即便他每天专门处理这些信件,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处理得完的,还耽误了工作,还不如就这样慢慢来。

  读者来信里的内容都是五花八门的,林为民正在看的一封信主要内容是夸奖杂志办的好,一通彩虹屁拍的林为民都有点不太好意思了,直到信的末尾才言辞恳切的要求《当代》应该从季刊改为月刊。

  好家伙,这读者属实是有点不当人了,直接从三个月一期干到一个月一期,你就不怕编辑部集体猝死?

  看完信,他铺开一张信纸,简短的给这位名叫刘全斌的读者回了一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