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了。”

  收到林为民的杂志,大家都表现的很开心,东西不在价格,而在于是谁送的和价值。

  在异国他乡认识一位青年作家,并且收到他的作品,对于几位外国友人来说是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

  骑着自行车逛到傍晚,几人回到燕大。

  马克梦他们请林为民到勺园食堂去吃饭,勺园的留学生食堂要比一般学生食堂强多了,国内对于留学生的差别待遇,正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临近分别之际,马克梦又问起林为民:“林,上次的那部小说你写了没有。”

  “抱歉,老马,我还没来得及写。”

  马克梦显然对那篇推理作品念念不忘,“我觉得你真该把它写出来。”

  “如果能写出来当然是最好,不过前提是要有发表的渠道。”

  林为民说的又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跟这个年代大多数的写作者相比,他的功利心非常纯粹。

  但对于马克梦这个老米来说,林为民这样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妥。

  “林,我真的觉得你可以考虑写出来,然后发表到我们国家的杂志上。”

  “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马克梦点头,“当然不容易,不过完全可以试试。你知道的,我现在就在学中文,还可以帮你翻译稿件。”

  “这倒是个好主意。老马,在你们国家的杂志上发表稿件,稿费会有多少?”

  “那不一定。《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你知道吗?”

  “不知道。”

  “《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是我们米国创办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发行量最高的推理杂志之一。我曾经看到过他们的征稿要求,一篇5000个单词的短篇小说,稿费在500~800米元之间。”

  相比现如今国内的稿费标准,这个稿费还是很高的,尤其是还有汇率的因素,5000个单词差不多就是不到万字的水平,如今人民币对米元的官方汇率是1.5:1左右。

  也就是说一片万字左右的短篇推理小说,林为民可以到手750~1200人民币,这稿费比他发《潜伏》这个八万字的中篇还要多。

  如果到黑市上去换,这个数字还能更多,不过海外汇款要经过外汇管理局,只能直接兑换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