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找收款台付钱开票,然后再到柜台取书,程序繁琐。

  到了1978年,为了方便读者们选购图书,燕京的新华书店开始在门市部实行开架售书,读者可以直接从书架、书柜取书翻阅和选购。

  这种售书方法立刻受到读者欢迎。一个月后,不少门市部的图书销售额就增长了1倍。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有一些书店的开架售书就又改回了闭架售书。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开架售书的折损成本太高,自从改成开架售书,书店的图书污损、丢失大量发生。

  好在,王府井书店作为燕京最大、全国最大,也是新华书店最具代表性的书店,一直将开架售书的政策贯彻了下来,仍旧保持着开架售书。

  林为民几人一窝蜂的冲进书店,直直的奔向文学书架。

  新华书店给图书分了17大类,编了一个口诀,便于工作人员能背下来,一马,二哲,三社科,四经,五军,六法律,七教,八艺,九语言,十是文学最好记,十一历史,十二地……

  这年头经常来逛书店的对这套口诀也都熟悉,找书架根本不费劲。

  几人来买书都是带着任务的,每人都从抱了几套书,书架一下子空了一大半。

  林为民最过分,自己抱了满怀的书,还让瞿晓伟和艾克拜尔给他多带两套。

  “咱们有什么多人吗?你买那么多书干什么?”瞿晓伟问。

  周围人也都对他投来异样的眼光,林为民义正严词:“你懂个锤子?我这叫爱书如命。”

  瞿晓伟给了他一个“我信你个鬼”的眼神,他知道林为民这小子肯定没憋着好心眼子。

  果然被他猜中了,排队结完了账,大家正张罗着走呢,就瞧见这小子抱着一堆书跑到队尾。

  “您瞅瞅,刚从书店里买出来的《四大名著》,您老一套?也不贵,就多要您两毛钱。”

  “我这还有别的,《普希金诗选》、《安娜卡列妮娜》、《战争与和平》……成套的多要您两毛,单本的要一毛,也省得您在排半天的队不是?”

  “时间就是金钱啊,有这功夫,您都回家捧着书看上了,您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

  大忽悠再次上线,正好抓住了队尾这些排队人的痛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