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呼着石铁生,石岚先跑了出来,见到林为民,她雀跃道:“林大哥,你来了!”

  “石岚啊,过来帮着把菜卸下来。”

  林为民张罗着让石岚和韩壮壮一起动手搬菜。

  石家住的是大杂院,来回运菜要走过院里一段几十米的路,比林为民自家运菜时费了不少劲,好在人多力量大。

  石父推着石铁生出了门,也要帮忙,被林为民拦住,“叔儿,您歇着就行,这活我们年轻人干。”

  忙活了十多分钟,将菜都卸下了,石铁生满脸感激的说道:“为民,又让你破费了!”

  “别这么客气。赶上了我们家也要囤点菜,这大白菜又不值什么钱。”

  大白菜确实不值钱,但却是燕京老百姓过冬离不开的蔬菜,老话讲白菜豆腐保平安。

  更何况石家一家老、少、残,这种繁重的活林为民想到了肯定要帮一下忙。

  在石铁生家歇了一会儿,喝了口水,林为民要告辞。

  石父让他留下吃口午饭,林为民道:“不了,叔儿,下午还得去弄煤呢,就今天有点时间,把过冬这点东西都一气儿给它弄齐了。”

  辞别了石铁生一家,林为民前往煤场的门市部。

  煤炭在燕京城老百姓的生活中,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的首要,大冬天的没有煤,啥玩意都玩不转。

  但燕京城近百年来用煤一直是个老大难,即便到了八十年代,燕京的居民用煤供应仍旧十分紧张。

  为了方便运输和销售,燕京城里几乎每个街道办的范围内都有一个煤厂,每个煤厂下面又下辖了三到五个门市部。

  一个门市部对应着周边一到两公里范围内的住户,居民购煤实行划片定点,每家每户都有一本煤本。

  最高峰时,煤场的门市部在全燕京市有上千个。

  老百姓买煤做煤球也好,直接买蜂窝煤,每个月都是定量供应,多了人家不卖给你。

  就比如蜂窝煤,夏天的时候规定每户每个月120块,到了冬天翻倍涨到240块。

  门市部是有专门的运煤工和运煤板车的,但林为民可不打算等那玩意。

  由于门市部库存有限,很多时候冬天的用煤高峰产量跟不上。等运煤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煤了,哭都没地方哭去,还是提前存上煤稳妥。

  从门市部运完了煤,也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