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时定名“国立文学研究院”,后经文化部批复确定成立,更名为“中央文学研究所”。

  1957年,受不可抗力影响,文学研究所停办。

  1980年1月,文学讲习所恢复建制。

  按照时间线推进,1984年文学讲习所正式更名为国立文学院,并且一直沿用至后世。

  现在是1980年3月29日,距离文学讲习所恢复建制不过两個多月时间,文学研究所第五期(小说创作班)即将在4月1日开学,学员人数34人。

  林为民就是这34名学员之一,他不知道其他33名学员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热爱文学的,反正他自己呕心沥血的写小说、来学习,纯粹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的。

  所以在下车之后,他的眼睛立马就开始扫视周围的环境。

  18路公交车的终点站的边儿上有个邮局,对面有个临街的食杂店,门口挂着棉帘子,跟林为民扔在农村那快两年没洗的褥子差不多,都没眼看。

  再走两三分钟,好不容易看到了朝阳区委D校的牌子。

  这个时候的文学研究所就是个破落户,连个自己的校舍都没有,是临时借用朝阳区委D校的房子。

  D校门口摆了一张桌子,桌子后面红纸黑字写着“热烈欢迎文学研究所第五期学员”。

  黄宗翰从行李卷中蹭出半张脸,朝着坐在桌子后的老同志说道:“您好,我们是文学讲习所来报到的。”

  老同志面相清癯,笑起来很和善,问道:“叫什么名字啊?”

  老同志的口音应该是江浙人,但听起来并不吃力。

  “我叫黄宗翰。”

  “林为民!”

  老同志对着花名册看了一眼,“证明给我看一下。”

  两人开始翻包,林为民找的很快,黄宗翰则翻来覆去的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找到。

  核对完信息,老同志让两人等一会儿。

  过了几分钟,一个年轻人从不远处过来,“真不好意思,晋老师,耽误您时间了。”

  老同志笑了笑,“没事,还没开学,我闲的紧。”

  “对了,小井……”他指着林为民两人道:“这两位同学都是来报到的,信息都对过了。你这边就一个人,我领着他们去安排宿舍吧。”

  “那真是太谢谢您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