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六百七十二章 公开采访,王浩:理论走向实验需要很长时间!(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是陈蒙檬小组完成的,而他们依托的是空间粒子论,和他的‘波动论"存在冲突。

  「唉~~」

  现在保罗菲尔-琼斯有些后悔了,他觉得当时就不应该和王浩一起研究,而是厚着脸皮加入到陈蒙檬、海伦的小组。

  当然,前提是实验能够发现。

  王浩的心态比较平和,他可不在意什么波动论、粒子论之类,陈蒙檬、海伦以及丁志强都是自己的学生,研究、实验都是他所主导的。

  哪怕没有参与理论构建工作,他个人依旧是贡献最大的。

  对于他个人来讲,科研荣誉之类已经不在意了,他更希望研究能够有突破、有进展。

  与此同时,外界持续关注能量传送实验。

  现在国际舆论都已经确定,他们进行的就是能量传送实验。

  这项研究已经超出了常规的科技等级,先进到甚至连如何应用都想不出来,大多数人想到的应用也只有作为军事武器使用。

  「能量传送,太超前了。」

  「这是跨空间的技术,超前了几百年。如果换做是十年前,我甚至认为会超前几千、几万年,未来是否存在都是未知数。」

  「感觉完全不是人类应该掌握的……」

  「在科幻电影里,虫洞都是作为宇宙飞船

  跨星际航行使用,就是不知道能完成能量传送,下一步是否会有物质传送。」

  「如果掌握了物质传送基础,那么人类迈向宇宙的道路上就不会再有障碍了。」

  最后一点,很多人都想到了。

  过去百年的时间里,科技更新换代的发展,但科技底层理论一直都没有突破,也导致人类科技发展的方向变得很不明确。

  近十年时间,伴随着湮灭理论的突破以及所对应技术的发展,再加上现在进行的能量传送实验,就让人类科技发展的方向变得很明确--

  走向宇宙的星辰大海!

  现在已经有了可以在宇宙中航行的飞船,再掌握超远距离航行技术,比如说虫洞技术,就可以完成跨星级的航行。

  下一步自然就是星际移民!

  当发展方向变得明确以后,距离心里面缺少的就只是建造星球基地的技术。

  星球基地的建造,牵扯的科技就太多了。

  这也让一些企业感觉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