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五十章 研究危机:学术渗透实在太可怕了!(2/8)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而不是全部进行上市,个人拿到一部分股份也没意义。

  在最开始就能拿到一个点的股份,代表的意义自然也不是股比这么简单。

  想到即将成立的新企业,王浩还是非常期待的,他也希望能够快点见到,新材料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到时候,肯定能够催生出一些新的科技、新的应用。

  当然新企业的创办、建设,再到正式投入生产运营,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暂时还只能期待一下。

  王浩还是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他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到计算组的工作中,因为科学基金会确定会发布大批量和双元素论证有关的项目,计算组也会从中得益,他们完成双元素的论证,都可以得到科学基金会的经费支持。

  这就等于是拿到了额外的经费,参与工作的学者们就能够拿到更多的补贴。

  王浩还是极力为计算组的人争取待遇的。

  同时,他也希望计算组能在元素组之间的关系论证上有成果,但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以后,他发现单纯依靠计算分析,想有大成果是非常困难的。

  这主要是因为计算分析的基础是半拓扑理论。

  半拓扑理论已经摆在那里,计算的复杂性是以指数性增加的,即便是完成了一系列的计算,也不一定对于超导材料的研究能有多大的帮助,最多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在短时间内,想要在超导材料的研究上更进一步,单单依靠对

  半拓扑理论以及元素组的计算分析是不可能的。”

  王浩得出了这个结论,他也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做研究。

  一个方向就是简化半拓扑理论。

  这个工作并不是他能够完成的,需要最顶级的代数几何专家,才能对于半拓扑理论的几何问题进行简化。

  用一个加法和公式的例子,就可以简单做理解了。

  现在需要对“1,2,3,4,5····'的等差数列做计算,因为不知道等差数列的公式,就只能慢慢一个个的加上去,计算速度自然是极为缓慢的。

  如果有一个数学家,找到了其中的规律,并总结出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自然就能够快速计算出结果。

  王浩叹气着有些想念比尔卡尔了。

  ······

  一年一度的招生季结束。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