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是没有什么国际性的成果,也没拿到过什么奖项,评上院士可能就被人指摘了。

  到时候,舆论上可能会说,“这个人为什么能评上院士呢”

  ”他什么成果都没有,竟然能和王浩一起评上院士”

  “院士已经水到这种程度了”

  “……“

  一些没什么特别的成果,只是拼资历上来的,还不如干脆放弃好了,否则引起了舆论争议,名声都保不住了。

  王浩听的也只是笑了笑,他倒是没觉得怎么样,拼资历上来的放弃也就放弃了。

  院士可是学术带头人,若是资历的的都能选上,感觉就没什么意思了。

  他又和潘卫国聊了几句,随后就挂上了电话。

  等走出门的时候,正看到邱会安过来,满脸激动的说道,“王老师,我完成了、完成了!”

  王浩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顿时也高兴的说道,“拿过来我看看。”

  他重新进了办公室,就给邱会安看了看后续的内容,发现就邱会安确实完成了后续的证明。

  王浩也感觉非常高兴。

  如果是他自己完成了勒让德猜想,也只是感觉完成了一个小数学问题,并不会感觉非常的激动。

  邱会安是他的学生,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带学生的成功!

  王浩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给邱会安后续的证明内容,做了一个详细的解析,顺便简化了一下,过程中有些

  繁杂的部分。

  “你把这一部份再简化一下,然后就可以进行整理了。“

  王浩道,“等整理好了以后,到时候拿给我看看,我在帮你从头到尾的检查一下。”

  ”没什么问题,我就帮你投稿了。”

  “这篇证明投个《数学新进展》没有问题,如果你不着急的话,也可以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不过意思都差不多,《数学学报》影响力大一点儿。”

  如果站在王浩的角度来说,《数学新进展》和《数学学报》就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属于数学类型的顶级期刊。

  对于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数学学报》发表的论文比较少,质量也相对高一些,能够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论文,都可以说是一种荣誉。

  邱会安很用力的点头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