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笑着腹诽了一句,就道:“既如此,令内阁拟道旨意传吏部,就说:‘朕元辅受命皇考,匡弼朕躬,勋德茂著。兹一品九年考绩,恩礼宜隆。着加进左柱国,升太傅,支伯爵俸,兼官照旧。另,给予应得诰命,写敕奖励双俸一年,赐宴礼部,恩荫一子为尚宝司司丞,以称朕褒答忠劳至意。”

  这里面最大的恩荣则是给张居正太傅官衔。

  要知道,太傅是正一品官。

  按例,辅臣级的文臣只有在去世后才会被追封这一官职。

  但朱翊钧现在,为张居正打破成例,让其生前受封太傅。

  而这也就是说,朱翊钧将来要想再在张居正生前加封的话,就只能加封其为太师了。

  朱翊钧这么做,也是想告诉张居正,他愿意让张居正替他推行新政,也相当于是愿意让张居正替他背锅。

  而对于自己背锅的人,做皇帝的哪能吝啬?

  就像魏忠贤能称九千岁一样,张居正生封太傅又算的了什么。

  当朱翊钧加封张居正为太傅的圣旨,颁布出来后,朝臣们自然无疑更加笃定,张居正是真的把控了绝对的权力,且如他自己所言,非相乃摄也!

  “臣领旨!”

  张居正自己在接到这圣旨时,虽未面露欣喜但也未惶恐地要拒绝,而是把自己独自关房间里许久。

  等第二日,张居正上朝时,其本人就如这件事没发生过一样,而继续按部就班地处理起政事来。

  不过,在这之后,整个朝堂倒也因此彻底地安静了下来。

  最大的事,也不过是,陈瓒以忽染疾为由,请辞左都御史官,与刘台、傅应祯二人,于诏狱暴毙的事。

  总之,万历四年接下来,一切似乎变得风平浪静。

  南北两直的清丈田亩也进行的更加顺利。

  无论是皇亲国戚、勋贵等权贵,还是士绅豪民,都更加地配合朝廷官僚,对他们的田地进行清丈。

  甚至,一些权贵官绅还亲自请官员们来尽快对他们进行清丈,说是要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

  于是,在万历四年的六月底,南北两直的清丈基本完成。

  大量隐田被清丈出来,大量由权贵官绅积欠的逋赋,也被追缴了上来。

  当然,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