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稳军心也稳民心,更稳银元之价。”

  “卿此言为老成谋国之言,当准!”

  朱翊钧笑着说了一句。

  大明的徭役丁银属于地税,不上缴中央朝廷,为的是便于地方赈灾与应变危机,同时减少运耗。

  所以,大明各地藩库还是有存银的。

  不过,地方藩库也不全是存银,因为朱翊钧没有强行要求各地都一条鞭,依旧准地方督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缴粮代役还是以银代役。

  但肯定还是有不少存银的。

  所以,刘应节现在才建议先把各地藩库的存银拿来救市。

  “陛下,以愚臣之见,倭地抄得大量白银之事,当能瞒则瞒,以利朝廷克削豪强而大减国朝二百余年兼并之弊,而使盛世延长也!”

  这时,吏部尚书海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道:“盖因天下即便豪门大户皆守法不强夺,也依旧可巧取而兼并天下之财,所以官府很多时候不能彻底阻止其兼并,也不能彻底分其产于民,否则必定流血千里,而如今倒是个良机,皆其贪婪,分其产于民。”

  “臣附议!”

  王锡爵这时跟着说了一句。

  “臣亦附议!”

  申时行也跟着附和起来。

  “臣亦附议!”

  ……

  一时,执政公卿皆同意。

  因为反正坑的又不是他们家族,而这样既利国家解决兼并的问题又能减弱其他权贵豪右之势,所以,何乐而不为?

  “那就准海卿所奏,一切皆等朕准予后才可见诸消息于报。”

  朱翊钧因而说了一句。

  “遵旨!”

  于是乎,因为有东夷那边抄得的近两千万两白银为底,朝廷继续加大了对基础建设与福利慈善方面的投入。

  更多的银元开始流入市场。

  权贵官僚们就算贱卖再多的优质资产,也架不住又有许多银元如洪水般涌向市场,使得银元价格真的出现了涨不动的情况,许多权贵官僚们也颇感郁闷。

  “地都卖得快要卖完了的地步,怎么银元价格还是没怎么变啊?”

  “我的一百多家店铺都卖得差不多了,怎么就不怎么涨了。”

  许多权贵-->>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