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再劝,但吴岳秀没打算再听,只去了巡抚衙门,且吩咐人收敛殉节官员遗物,还亲自去祭拜暂时葬于武昌的殉节诸官。

  但在当晚,吴岳秀又单独请了李化龙过去,对李化龙说:“这个王弼和并不只是王府长史那么简单,公应该清楚吧?”

  李化龙笑着说:“吾倒是不清楚。”

  吴岳秀微微皱眉,又笑道:“公想必在说笑?”

  李化龙瞅了他一眼道:“巡按有话不妨直说。”

  吴岳秀道:“官场上,公是前辈,您应该比我清楚,他王弼和能为伪官之首,自然不是被迫,甚至可能就是他唆使的楚王!但是,他为何要唆使,难道是他真的很想靠一个楚王涤荡乾坤?虽没有实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背后定有一个党羽在指使他这样做。”

  李化龙点首:“不排除这种可能。”

  “所以,为了你我的前途,这种人就不能深究,能放一马就放一马,毕竟谁也不清楚这背后的党羽何时又重新得势。”

  “何况,这里面还有不小的兴家之利,如果公愿意,晚辈可少拿一点,给公三成如何?”

  “另外,将来大计推官,晚辈自会首推公,从此为公朋友。”

  兵备道等地方官是否贤明,的确是由巡抚和巡按考成推荐,所以吴岳秀这时才在暗示让李化龙可以同分好处的同时还会给其在仕途上的便利,而目的就只是希望李化龙能支持他放走王弼和。

  李化龙听后就问:“不知吾该怎么配合巡按?”

  “公现在就可把王弼和押去按察司大牢,然后假称他暴毙,且寻一死囚代之。”

  吴岳秀言道。

  李化龙的真正官职是按察司副使,属于按察司的堂官,有问理刑名、维护治安的职权,的确可以在按察司操纵此事。

  何况,如今湖广按察使已经殉节,李化龙已是在武昌城的唯一按察司堂官,自然也就更易操作。

  李化龙颔首。

  吴岳秀因而捋须而笑:“以后公与吾便是友矣!”

  而没几日后,刘学曾就到了武昌。

  一到武昌城,李化龙就趁着巡按吴岳秀去甄别王府逆产期间,先来见了刘学曾。

  刘学曾则在见到李化龙说:“真是后生可畏啊,本堂还没到,叛乱就已被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