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枢密院这样做,相当于只派了一熟稔戎政的文官,在湖广周边统筹一下各省巡抚合剿楚王而已,没有调大军派大将去的意思。

  不过。

  其实楚王都还没坚持到刘世曾接到圣旨来湖广,就开始节节败退。

  在他刚下旨提前预征夏税后没几日,巡按吴岳秀就与卫指挥魏诚溯江北上,急行军来到了江夏,且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吴岳秀身为文官,还身先士卒,让魏诚督战,而他亲自率重金奖掖的一批卫所兵,冲进了驻守于此的楚王叛军,砍翻数十人,楚王叛军因此大溃。

  楚王叛军之所以大溃,主要是投附楚王的武官们,基本上都是不愿意被朝廷严管军纪、想奴役士兵、想与劣藩勾结起来恢复旧礼的武官,他们对士兵自然没那么好,克扣军饷不说,很多士兵连粮食都会被克扣,甚至在没有去攻城作战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何况新征募的士兵还都是刚刚破产的自耕农,选择当兵本就只是为了活命而已,也就一触即溃。

  这也就让吴岳秀一个没多少真功夫也没多少指挥经验的年轻文官,竟能凭一腔血勇,带兵收复了江夏,且兵临武昌城下。

  同时。

  兵备副使李化龙也率游击曹希彬顺利攻下蕲州,斩杀叛军三千余人,断了楚王乘船离开的后路。

  “兵宪,巡按那边已经拿下了江夏。”

  曹希彬则在收复蕲州后对已准备已和士兵同帐而眠的李化龙说起了吴岳秀已兵至武昌的情况。

  李化龙听后立即翻身起来:“好个吴巡按!到底是年轻人啊,比本宪还想进步!传令下去,不休息了,连夜去武昌,免得楚王被他吴巡按一人拿了!”

  “兵宪今日身先士卒,第一个登上城门,想必已精疲力尽,不如在此歇息,某率还有余力的将士去武昌就是。”

  曹希彬这时劝道。

  李化龙拒绝道:“既为兵备道,本就有护民保境之责,坐视叛军多荼毒百姓一日,就多一日的罪过,所以公不必再劝,本宪得亲自去,使士气不衰,救黎民于水火,以期早日能平叛。”

  李化龙说着就真的起身走出殿外,重新给自己套上铁盔,而取下宝剑来,且对曹希彬嘱咐说:

  “为了不让兵卒因继续行军有怨,你传我钧令下去,就说,若能再吴巡按之前拿下武昌,除向朝廷请赏外,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