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再加上各自引进的外来作物。

  可以说,因为大明这个农耕文明的地域比倭国本土的农耕文明更辽阔,接触外界的渠道更多的缘故,也就使得大明能出现种类更丰富的农作物,有更高的土地利用率。

  所以,高自嘉需要种的作物自然会很多,可以利用的土地类型也更多。

  总之,因为高自嘉这个汉人有着更丰富的农业经验与技术,再加上还有个伍芊这个倭女帮衬,使得他俩人在原十亩田的基础上,还靠勤勉开垦种出了十五亩地。

  且因土地被经营的更加肥沃,他竟第一年就收了三十石米,五十余石杂粮!使原本只能亩产一石的倭田增产到亩产两石五斗,外加鸡鱼不缺,以至于能拿许多产品去集市贩卖,促进商业发展。

  据《农政全书》记载,明中叶良田已能被经营到最高三石,较差者两石五斗而有余。

  而这里,高自嘉才养田第一年,所以能亩收两石五斗已是不错。

  不过,无论如何,高自嘉这种普通的汉人平民农夫,在国内虽已因为天灾和土地兼并加剧而成为了拖累国家财政的流民灾民,但一出来,的确就成了大明对外扩张的真正利刃!

  大明迁来的不是民,是先进的生产力。

  如果按照历史记载倭人在这个时期因为农业生产比不上大明,普遍只能保证亩产一石的情况来看,大明迁来的汉民,至少是能让这里的农业生产出现,一汉当二倭或者三倭的情况的。

  或许汉朝的一汉当五胡不仅仅是对比的武力,也对比的是生产力。

  反正,对于大明而言,汉人的确比倭人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周边的异族无论是蒙古还是女真、亦或是西南土司,在劫掠汉地时都喜欢劫掠人口。

  大明最值钱的可能其实就是人,即被驯化的既勤勉耐劳又善于经营种田的汉人。

  只是以前秉持旧礼的统治者只想着压榨他们克削他们,没想过组织他们对外扩张自己的文明,所以,显得他们对文明的贡献似乎没那么大,甚至在被压榨过度后又因为展现出来的巨大破坏力而被自己族群中大多数有学问的人鄙夷。

  汉人的确更善于经营种田而弱于争取与抢夺。

  高自嘉在自己新家园把自己农业经营得有声有色,且已开始靠贩卖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