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喝生水,必须喝船上烧过的水,而且必须每过两日就要洗一次澡洗一遍头,还说是天子下旨要求的,以尽大可能阻止细菌被带到新地方,造成大规模疫情出现。

  自朱翊钧让李时珍通过他让内廷制造的显微镜看见微生物后,大明医学界就已开始有了细菌这一概念。

  另外。

  在大明在东瀛开始驻军且支持民间去倭国贸易后,就有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深入倭国腹地经商,而也果然出现了汉人在倭国一些腹地带来疫情造成大量倭人减员的情况,而印证了天子所言天朝上国之民去蛮夷未开化之地推行王化,会使当地夷民难以承受这份福气而折寿的观点。

  当然,朱翊钧是为不让更多倭人因为对外来病菌的恐慌而排斥汉人,所以才编了这么个观点。

  实际上的原因其实就是汉人所处的中原文明更为发达,接触的人多,接触的环境也更多,自然接触的病菌也更多。

  所以几千年来已不知道融合与改进了多少基因,对许多病菌也早已免疫。

  而不像许多倭国腹地的倭人,因为可能祖祖辈辈世代都是在一个封闭的岛屿上,病菌种类单一,基因库也不丰富,所以对抗新病菌的能力弱,也就往往会造成汉人去倭国会让倭人出现新的大规模传染病,而倭人来汉地则不会对汉人造成大规模传染病。

  原因还是因为汉人的文明更高级,基因更丰富,能适应的病菌种类更多。

  这跟历史上,西方殖民者去美洲后,造成印第安人大量减少,和西方殖民者带去大量在亚欧大陆上已经被亚欧大陆上的人免疫的病菌,结果造成大量印第安人因疾病大量瘐毙的原因有关一样。

  按理。

  朱翊钧是不用考虑病菌对倭人造成的影响的。

  但有时候谁也不知道在中土已经弱化的病菌在到了新环境后,会不会获得培养自己的新温床,而开始大规模进化为很烈性的新型病菌进而反噬汉人。

  所以,朱翊钧还是会严格要求汉人自己要做好卫生防疫管理。

  从离开定海七日后,高自嘉和与他一起同行的汉人百姓们总算在大明朝廷的组织下,到达了东瀛长崎。

  而高自嘉扯了扯自己身上用沸水煮过的棉衣,拿着水师刚发给他用来自卫的雁翎刀,呼吸了一口来自东瀛陆地上的凉风,且看了一眼陆地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