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地住在禁宫之中,登基十日便遭遇了家门口的这把火,试问有多少人能不多疑?

  天子猜忌一起,还能剩多少理智?

  屠刀乱舞,群臣若含冤于天子剑下,接下来就是人人自危之局。

  查?

  自然会彻查,但能算计到这一步的人,应该也不会留下什么线索吧?这是严嵩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才想得到的。

  正德皇帝无嗣多年,若有深谋远虑的,多年之前就算到有这种可能,在宫中埋伏下一二死士又算得了什么?

  为什么不干脆刺驾算了?

  因为那之后是真的立刻群雄逐鹿。

  只有朝堂风浪骤起,君臣离心,某些人才能从容谋划,再次拥立符合他们利益的新君。

  现在少年天子的一笑,让严嵩眼里露出了佩服,也让杨廷和热泪盈眶,让袁宗皋长长呼出一口气,让其他人心里的大石也落下去一些。

  一场滔天风波,似乎可以就此平息了——至少表面上。

  在这件事上,是真的君臣一心。

  “说了是赐宴嘛。”朱厚熜笑着说道,“黄锦,把炭炉抬过来。一路过来,衣衫湿了,天又阴冷。擦把脸,烤烤衣衫,轻松赴宴。正如阁老所说,内侍不慎,油灯倾倒引起的火。”

  严嵩和已经慢慢想明白了之后吓傻了的刘龙对了对眼神。

  起居注上就只能这么写。

  陛下恐群臣忧虑,特地让参加了大朝会的公侯伯爵、驸马都尉等国戚、内阁大学士、九卿都到了乾清宫火灾现场勘查,原来是当值内侍不慎倾倒了油灯引发了火灾。好在正值大雨,火势很快被扑灭。

  天命所归的天子有漫天神佛和列祖列宗保佑,陛下安然无虞,甚至没受到多少惊吓,这才如期参加了大朝会,并给文武百官赐宴以安群臣之心。

  皆大欢喜。

  当然了,严嵩认为皇帝不会在意这种表面的涂抹。

  今天皇帝在发生这件事之后对“阁臣若出手不会这么幼稚”的敲打,随后抑制住滔天怒火以朝堂安稳、国事为重的理智,随后还会怎么做,严嵩都会一一记载下来的。

  后人自有公论,何况哪怕此时,严嵩都不得不佩服这少年天子异乎寻常的冷静理智。

  随后,赐宴开始。

  小案桌摆在乾清宫正殿里,大明最高层的文武百官们齐聚一堂,相谈甚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