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成事实就是既成事实,自己难道会不认?

  但你何必为难我这个礼部尚书?何必不顾江山未闻就这么快生事端?

  在他眼里,朱厚熜太急于抓稳权力,又是一贯的借题发挥!

  朝臣的支持难道就这么没价值?

  想起之前在左顺门附近听到了一片齐呼圣明,毛澄的牙都快咬碎了。

  杀鸡儆猴?先打后拉?

  他知道自己成了牺牲品,因此尤其不甘。

  现在听着江彬在远处喋喋不休,听着旁边牢房中某些人的隐隐啜泣,他怒吼一声:“哭什么?皇帝是非不分,青史之上自会有公断!今日死节便是!”

  “只是念及老母,因不能尽孝而悲苦……”

  借口是很好找的,谁家里没有老人孩子?

  于是这下更多人放心大胆地哭了起来,哭得委屈至极。

  江彬远远看着他们的模样,被铁链捆得严严实实地他笑得实在太开心了,可惜没有酒。

  结果没过多久,就有宫中太监前来宣旨。

  毛澄竟有些期待。

  他不是期待被赦免,而是期待被圣旨诛杀。

  已经到了这一步,被赐死是对他毛澄来说最好的结局。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初等大宝,本不欲大动干戈。今毛澄等二十一人,不愿忠君事上在先,狂悖辱骂君上在后。不忠不敬之罪,本不可赦。”

  听到这里,毛澄脸色骤然一白。

  “……朕曾于兴王府赏毛澄御用镇纸,望其以大宗伯之尊正朝堂上下规矩。不意毛澄罔顾圣恩、忘君臣位份,不念皇兄尊谥事急在前,不全君上孝心殷切在后,朕失望至极。”

  “然朕并非听不得劝,亦非不容谏臣之主。不忠之罪犹能宽恕,不敬之处何屑计较?毛澄等二十一人虽不忠不敬,朕仍可恕之。望其此后知礼守法,长做良民。”

  “朕或昏或贤,非因二三愚驽迂腐之士所能论断。朕心中装着九州万方,大明亿兆臣民!百年后青史煌煌,朕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尔等亦将亲眼目睹我大明再开盛世,或终身怨望,或幡然悔悟。著书立言也罢,私相议论亦可,褒贬俱由尔等,朕皆不在乎!”

  “钦此!”

  宣旨的竟是信任的司礼监掌印张锦,他看着当时一同迎立新君的前礼部尚书,手里拿着这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