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了。”

  俺答确信了这一点,于是恢复了坚定的模样。

  “让他们过来吧。这个冬天,就是决战了。长生天子民的将来,只有用血去争取!”

  汗帐的远处,臣服于汗庭的各部族都过来了。

  俺答从西域回来、不再出征后,他们重新直面这个枭雄每天带来的压力。

  可这一次,他们实在很怀疑俺答的计划能不能成功。

  就算他在西域战无不胜,可面对大明,他一直在逃避。

  真的要证明他自己吗?

  ……

  朱载墌对东瀛那边计划的处置意见是:质子计划。

  质子这种事情,不新鲜。

  只不过一直到现在,东瀛那边依然盛行这种事。

  分家或家臣,家里的孩子自小就被送到本家去。看似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其实就是质子。

  东瀛那边还是要用许多本地大族,那么过渡阶段,要求他们派出质子到大明,也很合理。

  朱厚熜这才给了回复:可,但改为留学。

  送过来,是改造的。要进学,就该交学费。

  只此一代,仍凭过去的地位和身份影响力,暂处高位。从下一代开始,能不能任官授职,要靠考了。

  大明何必花那么多钱养着那么多质子?

  让他们的子嗣到大明来接受更先进的教育,不算亏待他们吧?

  虽然难免仍有质子之实,却温和了许多。

  朝廷旨意开始发往东瀛,那边如今三路东进。

  北面,夏言带着海师陆战兵扑往京都;南面,俞大猷在陆上,严世蕃在海上,近畿以西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一时之间,本州岛西部的山地里,聚集了大量败兵,围绕在那山地诸国的守护周围瑟瑟发抖。

  而他们则留给了戚继光。

  弱冠之年,再遇唐顺之,两人的“剿匪”之路也顺畅。

  关键是西国大势已去,明军都能如此大张旗鼓地东进了,他们还能有活路吗?

  唐顺之嘴上说“推平”,在四国岛就把剿抚并用玩得很顺畅。

  如今朝廷旨意虽然没来,但唐顺之也知道在这里不会有更好办法。

  首先仍旧保留一些人的地位和利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