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机会下,此后入朝鲜籍,受朝鲜新王重用;还是堪平朝鲜内乱后,归国叙功?

  于是又有一轮奏请,这一次仅限于张经、龚用卿、宋良臣这等重臣。

  至于防务安全,则又签订了一份边防剿匪合作条约:朝鲜百废待兴,财计艰难,维持治安兵力已自艰难,而倭贼、女真虎视眈眈。愿意济州岛为海防军港、仁川设京畿大营,请王师遣精兵驻扎,震慑宵小。

  这样一来,诸事就都谈好了,“皆大欢喜”。

  朱宪焮随即封赏众臣。在得了大明天子回复后,张经、龚用卿、宋良臣、李俱封国公,各局显位;朱宪焮新立的朝鲜出身妃子夫家,都有重用,比如成家代掌王室诸企,申家直入朝鲜国务殿。

  另外两个特别的人,一是曹察,拜为国务大臣,仅居张经之下;一是沈炼,直接掌管新设的禁卫军和治安军体系。

  再之后就是朝鲜恩科选拔出来的人走殿试过场、人人授职了。

  这个过程对严嵩来说很轻松,毕竟很多事是早就商量好的。

  严世蕃在过年前从江原道、庆尚道那边先回了一趟对马岛,协助汪直打退了趁台风季过后攻来的大内义隆御守联军舰队,而后就转向全罗道,与宋良臣、薛翰一起参与对忠清道、全罗道的最后清剿。

  异国相见,自然不胜唏嘘。

  他们父子二人商议了些什么,旁人不知道。

  但朝鲜已经改天换日,京畿道在内的西五道已经尽皆臣服,东北咸镜道仍自观望,江原道和庆尚道则群虫无首。

  “济州、仁川、义州,海陆三处边市,商贸必定大兴。”

  严嵩面前,张经、曹察也只能安静倾听,李及其他朝鲜重臣更只有闭着嘴的份。

  “陛下恩泽四海,更多粮种也在筹备转运,不会误了西五道春耕。如今嘛,倒是要让朝鲜也多有产出,可自边贸获利。缺工匠,大明诸企业可带过来。在朝鲜设厂、经营,税入朝鲜国库,这也是一桩好事。”

  不论李心里有多么复杂,但这一年以来,除了明军攻伐尹氏逆党造成了一些破坏,大明当真是在帮助朝鲜百姓。

  如今,严嵩带来了大明援朝的一个五年期计划。

  有些词他不算太懂,但是大明宝金局、宝船监、织造局……在朝鲜都将设厂。

  除一些大工匠之外,要在朝鲜雇不少人的。所产出售往大明的货物,济州、仁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