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转变成为朝廷选拔高级人才的通道,正榜秀才、举人不过只是参加考试的资格。

  朝廷和地方寻常招录官吏,又有了另一种公考,那种公考是不论正副榜,只要有相应学位证明就可以参加的。

  再到科举的层面,改名科学后,以后又将分科取士。从乡试起,目前先设了官科、商科、理科。将来,或者还会设文科、农科、工科、艺科。

  总而言之:识字是成为国家各行各业人才的开始,学位证明是各行各业判断人才水平的依据。从识士、秀士、学士到会试副榜的硕士、会试正榜的博士,科举这条道路中间多了分叉,也可以提前分流进入工作岗位。

  这同样是大明正在构建的一种新标准:让才能也更加可衡量,有了广泛受认可的学位证明,人才流动起来,更加称得上“天下英雄尽入彀中”。

  民间的议论纷纷自然是会有的。

  那些老秀才、老举人以后会怎么想?

  底层大量的秀才举人,出身地位有贬值的迹象,这是让他们厌烦的。

  南北两京国子监以后将改为专门的留学机构。权贵子弟的荫子也要先完成基本的教育再给名额直接进入各省大学竞争,这就不像过去直接恩荫国子监甚至直接恩荫官职那么爽快了。

  各地民间的书院,过去都是大儒、同门一起抱团取暖,有丰富的书籍资源和学问老师,考起科举来事半功倍,以后也要面临新的形势。如果不是在官办大学考完毕业,那就没有学士学位证明。要去考这新型的科举,还不如先去官办大学系统学习每一科的知识。

  当年早有先见之明的杨廷和、费宏致仕后都把主要精力花在当地省份的大学院,如今更多人看明白了。

  任他们怎么议论、怎么表达不满,这件事还是会推下去。

  三年。

  三年后的会试和殿试,就要按新学制、新考纲来执行了。

  说到考纲,这一回也极为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以前并没有明确制定什么考纲,只是默认四书五经。后来,多了陛下的实践学、辩证法,多了王守仁、杨廷和等人的著述,多了一些必考的算学要略懂。

  而这一次,文教部明文刊发,制定了真正意义上的考纲。

  基本功底上,要识写多少文字,清楚文法,记诵经典诗文明白其义,能书写哪些体例文章。

  其余功课,算学上要会哪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